《青花瓷》的横空出世直接奠定了被誉为“词圣”方文山绝对的江湖地位,文词精炼的恰到好处。就连他本人也非常自负道:“多一分显肥,少一分显瘦”。所以,新作也以《天青色等烟雨》来命名。
汝窑的烧制不仅对工艺要求极高,对气温、湿度、天色的要求都极为苛刻,而雨过天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只可惜汝窑的存在只有二十多年,在文、艺繁荣璀璨的北宋时期虽只是昙花一现,却造就了传世的经典。宋人的审美为历史极简的典范,但这种极简不是随意,相反是艺术的天花板。北宋文明之所以登峰造极,先是太祖给足了文人墨客地位,奠定了日后发展的基础,更离不开那位集各路大成为一身的天才艺术家——徽宗。除了不会当皇上,诗、词、书、画、音、律绝无旁出者。
天青色等不来烟雨,因为烟雨必须是接地气的,而等雷雨、等风雨,又不适合文词上口的需要。因此“烟雨”是抽象的转意手法,不必以纯文学角度来较真。
天青色等烟雨很不易,所以必须有“我等你”来衬托更为不易。不得不说方文山的文词达练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历史典故、过去、当下、你、我、我们等,都能被他不拘一格的信手拈来,构架出一个多维度的画面空间,让人有种陌生的熟悉感。陌生的用词搭配,熟悉的意境感。只可惜雨过天青色,和青花瓷完全不沾边。
跑题了。
简单说说他这部自我极度认可的作品吧。这里面介绍了他与周同学合创的14首经典中国风作品。他将词作取意、创作手法、结构等拆分解读,又介绍了周同学在曲谱上的创作元素,可以非常细致直观的让人了解整部作品的皮骨。也是在这部作品里我弄明白了Blues·R&B和Rap在周氏风里如何东方化的。看来他的地位和贡献是成正比的。
方文山呢词作很新颖、很高超,无可挑剔,“意”却少见新,但嫁接转意用得很妙。整部作品里的拆析并没呈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到平说,只是将现有的传统文献搬上去。和前序自己说的:“全是干货”有点不成正比。
音乐领域出现“中国风”这一词时间并不长,与摇滚、流行、爵士懂不同的是,中国风在乐曲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分。它呢,也是近些年才逐步形成的。之前的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以西方为代表定调的,我国的早期流行音乐沿袭日韩风为主,包括周同学早期的作品日风浓郁,mv拍摄场景尤是。也就是从《东风破》开始,“中国风”这一词才常常被提起。他们二人一段时间来也将中国风作为主打,渐渐地在话语乐坛掀起了一股热潮。也奠定了我们本土音乐风格(重要的是脱离日韩风)。
中国风的涵盖很广泛:歌词有历史人文典故、乡土民风、笔墨山水等;乐器有横笛、葫芦丝、古筝、二胡等,都可以适用于中国风。如:《涛声依旧》、《断桥残雪》、《青花瓷》……记得去年youtube里评论很火的一首《芒种》就是很不错的文化输出作品。我们鉴定国外音乐,很少从词上解读,只能从风格上来分辨是那种类型。同样,国外友人也不可能从高深的词作里来判断,乐器就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标签。那么《芒种》呢,这么婉转的词他们自然是不懂,但“古筝”一响,基本就明确了。就像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红”一样。要得就是属于我们独有的风格。
方文山自己介绍说:他将一曲词作、一部mv,当作一部完整场剧去构思创作,故事延伸性非常广阔,画面感饱满,引人无限联想。
不得不说,周、方二人是无比幸运的,这个时代无疑是属于他们的,整整二十哉,缔造了自己的词曲音乐王国。倒不如说是时代选择了他们。而且我发现了一个怪圈现象,就是谁和他们俩哪怕其中一人沾上边,就能引领风骚,蔡依林、宋祖儿、陈奕迅、张韶涵……如果缺少了周、方的词曲,那么她们将会缺少光芒,至少不是如今这般完整。
除了《夜的第七章》、《以父之名》、《夜曲》……这些前奏一起,亚洲为之疯狂的曲风,有些曲风听似简单无常,平平淡淡却也能独领风骚数载,如《安静》、《说好的幸福呢》、《彩虹》…… 简直是唱啥啥火。这点来看,也并不是纯粹的超前或优美,只能说:“他们是时代的宠儿”。
方、周二人身上都有类似让人讨厌的成分——不掩饰的自负。因为他们的成功有目共睹,不说,世人皆知,再强调一下自己多厉害,就招嫌了。 不消多说,不然铁粉得黑我了。毕竟属于一代人的青春与回忆,他们的贡献值得肯定。就如上文所说,没有他们,我们的青春也将缺少颜色。
书纸文媒相较于影视、音乐强势传媒在推广力度上就逊色多了,我们当下不缺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只是输在了路线上。好在近些年文化传媒发展势头迅猛,有所赶超。不然真的汗颜呐!
《天青色等烟雨》作为闲情雅致类的书本,仍值得一看,推荐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