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4.10.12
《异类》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我看了很多遍了,道理已经很懂了,可是就是没有去亲自实践。精深练习谁都知道,别看很多天才型的人物看上去毫不费力,其实都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孤独的练习。练习是枯燥的,不管你是不是出于兴趣,只要到重复的练习阶段,它都会变得异常的痛苦,一遍一遍的去重复。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人对自己的兴趣只是浅尝辄止,如果真要继续研究下去,估计一般人是受不了那种孤独的。
后来我就开始把这种方法用到了写作上。我以为我每天写个一千字,坚持下去,比如写到一百万个字,甚至两百万,那么我总会有所成就的,至少能出本纸质书吧,虽然现在读纸质书的人也不多。于是我就坚持写啊,坚持写啊,每天绞尽脑汁做这样的积累。可是今天一朋友给了我当头一棒,她说:你现在写的只是随感而已,根本不算是精深练习,甚至连写作练习都差远了。这样写下去,成为大家估计没什么可能了。她说她小时候她妈妈教她的写作练习是需要不停的修改自己的作文,要细心体会那些遣词造句,甚至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故事要用不同的体裁写出来。先用记叙文,然后用说明文,最后再用议论文,这才叫练习,一篇文章至少得改个3遍,才能达到练习的作用。而我的“随笔”很多时候写完自己都不看一遍,最基本的,错别字都还在文章里。你自己有不愿意再看一下自己的文章,还指望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每篇文章一定要像个自己的孩子似的,慢慢的琢磨、雕琢,一遍一遍的改,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练习的作用。同理,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去揣摩字里行间的遣词造句,尤其是一些公认的经典书籍,慢慢体会,从那些文章里可以体会出许多为文的道理。我们文章都还没读通顺,就指望着乱写一气就取得好的成就,简直就是买了张彩票准备中头等奖了。
被她这么一说,我倒有所领悟了。想起来小学时候老师讲莫泊桑跟福楼拜学写作的时候,福楼拜让他去观察大街上的人,然后描写,每天都去,从各个角度去描写。这也是练习,福楼拜的自己的文章也很有特色:
在选材上,福楼拜对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他的作品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平淡准确一如现实生活,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煞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开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以小见大的艺术享受。
所以,我准备修正下我现在的这种写作方式。随笔式的写作仍然要继续,因为我并不是专职从事写作,能够发挥的也就是每天的见闻了。我要多做一件事,就是把我的文章重新拿出来修改再发布,过一段时间之后再修改发布第三稿,我觉得这样会把我的文字精炼的更好一些。
但,第一稿发布之前必须要再改一遍,对读者负责也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