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童说,当我们回到生活中,迎接我们的是一张张试卷。今天我的回程一直很顺利。没想到,试卷在这等着我。
晚上8时36分的动车回宁德,准备时间非常充足。离我家最近的地铁站到福州北站只要14分钟。我家到这个地铁站骑共享单车只要10多分钟,坐公交车加上等公交的时间大约只要10多分钟。于是,我每次提早一个多小时出门,都能提前10多分钟到候车厅。
今晚我7时15分就出发了。7时20多分就坐上了公交车。一切还是那么顺利。突然,公交车在一条比较窄的路上停住了。原来前面有部公交车突然完全启动不了了。于是,师傅开始倒车,那时7时半。我觉得时间还是非常宽裕的,就没有动,只是坐着,等师傅改道。没想到,师傅改道直接忽略过那个我熟悉的地铁站,去了下一个站点。我赶忙问师傅后面还会经过地铁站吗?到下一个地铁站要多久?他回答大概20多分钟。于是,我又坐下了。我觉得只要我8时前能坐上地铁,都会来得及的。
但,8时我进入地铁站,才发现,这个站到北站要多花6分钟。我要踩着点才能赶在停止检票前上车!但,那时我已别无选择。我只能看着地铁一个站一个站的走。然后,我发现它比我一直以为的速度其实会慢2分钟。于是,当我最后拼命奔跑,我还是错过了动车。
我身心俱疲地回到家。在路上,我接收了老妈的嫌弃。相比以前,这份嫌弃真的只有一点点了。我知道,其实真正嫌弃自己的是我。我嫌弃自己面对突发情况没有做出最理性的判断,却固守在自己的“我以为”里。
记录到这,我觉察到自己掉入了“考试陷阱”。我这份“嫌弃”才是我的功课所在。我总希望自己不要犯错,特别是这样所谓的低级错误:明明有机会避免,为何还是错过?明明是最不可能的情况,为何还会让事故发生?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但,其实事实情况有这么让我不能接受吗?错过今晚的,就坐明天最早的班车过去。白跑了一趟,变成了一篇简书,多了一份经验。也觉察到,自己在那个当下是很疲累,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动力去选择下车骑共享单车,甚至走路过去。还觉察到,变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自己没有向老妈求助。这也许是出于担忧老妈的责备,这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的信任。
一切体验都那么有价值。前几天的神奇之旅中,我觉察到要接纳自己的所有面相。那就从当下这个最不应该的“错误”开始吧!接纳犯错的结果,记录犯错的过程,承担犯错的后果,放下对自己的评判,感受身体的疲累,继续自己的承诺。明天开始体验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