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廖凡柏林封帝的风光无限渐渐淡去,《师父》火爆的媒体狂潮谁还记得,在《太阳的后裔》和各大网红们狂欢的春天,我想给廖凡写点儿东西,为了一直很喜欢的廖凡,也为了我自己……
1.柏林,柏林
两年多过去了,你还记得柏林么?
2014年2月16日,柏林,《白日焰火》夺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影片男主角廖凡获封影帝。之前廖凡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是否期待拿到影帝,这应该是圈内最好回答的一种问题了,什么“我只是愿意跟随伟大演员的脚步”,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能够代表中国人进军柏林对我已经是一件好开森的事了”等等,总之外交辞令绝对是既显示风度,又展现情商的最佳选择。可廖凡大哥直勾勾地盯着记者说:“谁要说自己不想得影帝,那是装孙子。”此言一出,立马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网友猛夸:“真性情!够爷们!”,有人担心:“杀伤力好大,这得多少人躺枪啊。”
这些年一直很喜欢廖凡和他的作品,当时看到网友的评论,我想其实对于廖凡而言,“性情”、“爷们”这些暂放一边,也许,那股子无数生活磨砺出来的倔强,才是廖凡“口出狂言”的真正原因吧。凭什么我就得跟着你的节奏答题?凭什么我就得这样不死不活地给你们配戏?无数个“凭什么”,无数个汗水、泪水、血水的过往,让这个四十岁的汉子终于从梁朝伟手中接过影帝大奖,面对媒体的闪光灯,廖凡紧紧攥着奖杯,眼神依然倔强。
廖凡获奖时说:“昨天是元宵节,是春天的开始,也是情人节,柏林弥漫着爱的味道,昨天也是我四十岁的生活,这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是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那个成名年龄值越来越小的娱乐圈,四十岁,对于一个一直半红不火的演员来说,确实是个尴尬的年龄。
我们华语影坛现在的江湖更加利字当头,廖凡这样的演员经受着一种无奈和尴尬。投资方的老板们心里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始终核算着启用演员的商业风险和性价比,用一个好演员远远不如用一个当下正被炒火的明星来钱更快。在我们的文艺片里,“廖凡们”默默呈现着精彩的表演,却很少被媒体关注和报道,是的,廖凡从来也不是媒体的宠儿,即便是柏林封帝又如何,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去,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廖凡仍然一直在路上。
柏林,我永远记得廖凡紧攥奖杯时的倔强眼神。
2.苟且,远方
廖凡,1974年2月14日生于湖南长沙,他的父亲廖丙炎曾是湖南省话剧团团长,老戏骨,母亲也当过演员,可以说是个演员世家,从很小的时候廖凡就开始看父母和叔叔阿姨们排练演戏了,当一名演员是件顺其自然的事儿。可是,这个世上不是所有的顺其自然都会带来想象中的掌声和鲜花,廖凡没有像很多圈子里的二代一样鲜衣怒马,少年得志。相反,廖凡的这条路走的有点儿“忒不顺”了。
廖凡曾多次说,《白日焰火》中的张自力,就是当时的自己,那个时候廖凡刚拍完《建党伟业》,结果拍摄时从马上摔下来,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身体内嵌入12根钉子,两年不能做大运动。
那一年,廖凡36岁。
那一年,同样36岁的人还有很多,林志颖、何炅、汪涵、吴彦祖、钟汉良、刘恺威、徐静蕾……当然还有那个“志玲姐姐”。
倒不是非得和自己过不去,非得找出同岁的人去自寻烦恼,比个高低,而是36岁的廖凡之前的种种,确实应了那句话“造化弄人”。电影这个行当很神奇,一部片子火了,然后水涨船高,里面的演员也会一鸣惊人,扶摇直上,如果这个演员接着跟上另一部火了的剧,基本上就是走上康庄大道了,但这样的“神奇”好像从未出现在廖凡身上。《将爱情进行到底》、《像雾像雨又像风》、《别了,温哥华》,《集结号》……李亚鹏、陈坤、陆毅、孙红雷、张涵予……没有廖凡,还是没有廖凡。甚至连廖凡的母亲都只能唉声叹气了,老太太曾对记者说:“他又不帅,不会引人注目的”。
那年,廖凡36岁,躺在病床上,回想这些年在圈子里的摸爬滚打,第一次觉得泄气了,真心泄气了,再有4年就不惑了,但我特么还没“立”起来呐。所以廖凡觉得,片中的张自力“他不是一个警察,而是一个失败者”,张自力的整个人生都在走下坡路,廖凡说自己在第一次读剧本的时候,在读到张自力尾随吴志贞,回过头看到一串串脚印,他头皮发麻,这种感觉似曾相识,那种失败和失意的心境一下子相通了。廖凡对记者说,接《白日焰火》之前,他躺在病床上,无所事事,眼睛看着天花板,心里就在嘀咕啊——“都这岁数的人了,结果干到这份儿上”,然后眼泪就在眼里打转。结果,《白日焰火》有场戏,廖凡醉熏熏地躺在零下三十多度雪地里,一个路人打开他的头盔,装模作样的询问了几句,发现他真的醉的不行了,然后就把他的摩托车顺走了。
廖凡嚎啕大哭。
我在电影杂志上看到说,这个哭确实是剧本要求的,但导演却要求再重拍一次,原因就是“真实得有点过头”,让人心里实在太拧巴了。
廖凡说,当时在外景地,天很冷,他胡子拉碴地堆坐在那里,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这些年压抑太久的东西都爆发了。
说实话,看到这个桥段,联想到廖凡的那句“都这岁数的人了,结果干到这份儿上”,我心里很沉。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说心情沉重的时候,叫“心里像灌了铅一样”,少年不识愁滋味,现在我也快36了,每每想到廖凡的那场戏和那句话,回想自己,怅然若失。上周回母校看了看,樱花开得真好,落英缤纷,树下是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在蹦蹦跳跳拍照留念,我想起当时在大学的时候,我和班上的同学也是这样度过春天的吧,那个时候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对象。去年,毕业十年聚会,大家彼此拥抱,没有一鸣惊人的传奇出现在我们中间,我们就像所有上班族一样默默无闻地生长,我们回忆无数学校的美好时光,却没人再谈起当年的理想。
前段时间,看到很多“苟且”和“远方”为题目的文章,数量之多让我汗颜,为啥我就写不出来一篇呢?今天在敲着这篇关于廖凡的文章的时候,我明白了,其实我不配去写那样的话题。需要怎样的坎坷和磨难,才能让一个人不得不接受“苟且”二字。又是需要怎样的不服和倔强,才能让一个人即便被生活碾压在泥土里,仍然会用眼角的余光死死盯着“远方”。
我想,在廖凡身上,我看到了“苟且”是多么的让人心里憋屈,无处发泄,欲哭无泪,欲吼无声。在廖凡身上,我也看到了“远方”对于苟且活着的普罗大众,就是泥泞路边的那朵洁白的小花,就是我们龟裂的双手里那捧清凉的甘泉。
我可以“苟且”一生,但没有人能够剥夺我的“远方”!
3.除了对自己狠,我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圈里人都称廖凡为“戏痴”,说廖凡在戏里对待自己就一个字儿——狠。
《白日焰火》的女主桂纶镁说:“我觉得我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认不认识廖凡,他的人在拍戏过程中完全活在他的角色里头。”片子需要廖凡增肥,廖凡就迅速增肥20斤。片子需要熟悉基层派出所警察的生活,廖凡一待就是三个月。
大学毕业时,廖凡同学对廖凡的评价是“不善交际、人情世故了解得不那么透彻”,在朋友圈子里,廖凡也被认为有点笨,生活智慧方面反应有点慢。是啊,这个男人,长得不帅,也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个人事业也是一路坎坷,周围的人都红了,就剩下这个男人还在聚光灯的背面,只能一次次看着别人侃侃而谈。
不服啊,真不想就这么活着啊,倒不是觉得人家帅,咱们就得帅,但就是不甘心,凭什么我不行?为什么我就成了今天这个熊样儿了?我想,每个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会像廖凡一样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当年春晚《时间都去哪了》与二十四孝成功嫁接,唱哭了许多人,最近两年再听这首歌,也会不知不觉眼圈发红,但更多的却是廖凡那样的自问。
好吧,如果老天还给我留下了什么,那就只剩下了我自己,除了对自己恨,我真的已经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当我汗流浃背,当我泪流满面,当我沉默着低头艰难前行,成功其实已经无所重要,我就是需要给自己一个说法。
于是,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时,导演要求是“瘦”,拍摄地广东温度超过30度,廖凡天天在海边跑步,每天6公里,被海风吹的又干又瘦。有场戏,廖凡疯狂踢门,导演喊了几次卡,他的脚都没有停下,演完之后脱下袜子,血肉模糊,脚趾甲掉了一半,与其说这是一种敬业,更不如说这是一种发泄。
我可以接受你给我强加的一切“苟且”,但你永远无法剥夺我对自己狠的权利。
哪怕我一生注定就这样永远“苟且”下去,但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虚度光阴,我周围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的武器,是我投向这世间种种不平的投枪。
有一种倔强叫廖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