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2022年2月24日,23点53分,“以人为师”大师课报名最后五分钟,我终于下定决心报名了,因为我想改变当下的生活状态,现在想来,这大概是我2022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吧。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呢?
不知道大家对于《易经》是如何理解的?我第一次听到易经,是我在业务培训时我的老师提到的,老师通过乾卦的卦爻词,向我们生动的解释了一个职场人在每个不同阶段会有怎样的表现,从此我记住了一句话: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我一直认为,时代在改变,古人的智慧也许曾经有用,如今现代社会,能用的地方并不多,可实际并不是如此,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国学的智慧。
在这近一年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智慧的魅力,《易经》不只是风水算卦的学说,更多的是做人的智慧,乾卦、蒙卦、家人卦、困卦等等,都能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的给予我解答,人生之中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天地循环交替的规则得到答案的,只是看你有没有能够发现问题的那双眼睛。
自己总有一些时候间歇性的颓废,理由有很多,这就是我很后悔的事情,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让我失去学习《道德经》的机会,这是多大的损失
如果说易经是给了我生而为人的启蒙,那么论语就是系统的让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10月份的《论语》,这是另一种升华,孔夫子为什么在如此战乱的时代还要不停奔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多么洒脱且自信的话语,圣人立志就是这么一瞬间,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而我十五打游戏,三十打游戏,快四十了,也在打游戏,我不求做圣人,我只愿不在颓废的去过每一天就好。
正如雍也第三篇所说:不迁怒,不贰过。你究竟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还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去对待他人。以前的我是一个暴脾气,人称怼王之王,如今,我会在愤怒时,让自己冷静一到三秒再开口,而当我这么做了,事情总会出现转机。这正是我学习之后进行的转变。
最后一节大师课是《曾国藩家书》与曾国藩的人物事记。
除了历史书以外,我从没有看过任何与曾国藩有关书籍,直到在萌姐的立德人物中有见到,赵法生老师在讲学而第二篇时提到他,我才重新去看待这位被历史称为半圣的人物,历史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我除了解他生平之外,更想学习他的修身成长,家风树立,子女成长教育一直是每个父母心里最关心的,我也不例外,我只是一介凡夫,不求怎样治国平天下,只求陪伴女儿成长成人,国学经典,真的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就是为什么不要太锋芒毕露,同时也不能把自己藏的太深,有人说扮猪吃老虎,但是你扮猪的时间扮的太长,你自己就成了猪,所以我们讲究中庸之道。
我当年在职场里面跟同事的关系很不好,最大的原因就是以前特别爱表现,会把同事的一些错误用自己的优点去比,不对等的比较,产生的优越感,很容易会让同事记恨。
等受到了几次挫折之后,就什么都不想管,人家请我帮忙,这个事情怎么处理,回答都是不会不懂,其结果,就到后面就真的什么都不会了,就变成了个只会玩不思进取的人,所以,中庸真的很重要,却也是一个非常难以掌握的点,如何中庸,是需要我不断学习努力实践的一个过程。
我没有曾国藩那么大的志向,之所以想学习他的齐家之道,也只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祖辈那一代代传下来的,并没有有国学的智慧在里面,我只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要影响到下一代,我们要用更更科学、更正面的方法去引导子女成长,这就够了,其他的我不敢过多去奢求。
这就是我学习国学之后的一个心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