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朋友和她姐姐的一个误会,简述一下:
姐姐急事call她,因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应答,事后解释,姐姐已经心灰意冷,这件事便成了姐姐的心结。
这件事情,我最近一直在想,发生误会真的只是因为事情本身吗?一定会有一些因素,导致双方看到的面是不同的。最近在吴伯凡老师的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从吴伯凡老师那里get到的两个词:盲点和盲维。
盲点:就是看不到的点。由于我们受到各种限制和约束,对于某些点(像信息点,知识点等),缺乏感知。
而比缺失“盲点”更可怕的是“盲维”,就是对于某一个维度缺乏感知和意识。
现实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一、“盲维”缺失的例子:“你为什么迟到?”
你为什么迟到了?你为什么说谎?你为什么这么懒惰?等等。
就拿“你为什么迟到?”来说明。
两个好朋友约会。其中一个被邀约的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迟到近1个小时。作为邀约的人,多半容易被情绪波动影响,并且,会因为情绪,把你这个思维都限定在一个维度里:她为什么不尊重这一次的约会!?
人的认知有个特点:一旦你建立一个维度,它就会吸附大量证据来证明你这个思路的正确性。
于是你就会,从过去与她的关系中,捕获蛛丝马迹,来证明她不尊重这次约会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在这个维度上,你形成了一个表面丰富、证据充足的认知。
但回归约会的主题,你忘了约会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什么?你约会来干嘛呐?是为了叙旧啊,是为了加强双方的关系啊!
其实一旦谁发起了一个议题,形成了某种主导以后,你的情绪、记忆,就会像那些阿谀奉承的下属一样,一起用过来。
这个认知,在这个维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来另建一个维度,你也会形成另外一些证据和认知。只有这几个维度合起来,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
扩展:
对了,还想起一个故事,大意是:
一个人坐在板凳上拔草,另一个人看见说:这么懒,拔草还要坐在板凳上慢吞吞的。当这个人走到地的对面之后,发现这个坐在板凳上拔草的人,是个瘸子。便肃然起敬。
二 、考虑场景,还是直接定性?
当人对一个人有怨恨情绪时,会很容易从他的性格来定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但当对你身边的朋友犯的一件事情时,你可能更多的会解释到他是因为当时的场景,所以才会做出这事来。而对于你的敌人做了这么一件事情,你就会说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他就是这样的人。
注意,其实这就是从两个维度:从定性维度到场景维度。当你判断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时,你换了个维度,便会去想,他是不是因为公司里的事情太忙,而拒接电话?他会不会因为在挤地铁,没办法接电话?你可以在这个维度去想像,获得更多的认知。
其实所谓原谅,就是从场景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 ——吴伯凡
而换个角度来说自己,为什么自己很容易原谅自己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特别了解自己当时的场景,当别人用定性的词汇来评判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特别生气。
回到刚刚第一个场景,为什么对方会迟到?如果对方来了,你用一句特别理解他的话来说:是不是今天特别堵?或者,你手机没电了?等等这一类外界因素原因,要比上来抱怨质问的语气来说,场景气氛显然截然不同。
三、什么是“盲维”?
吴伯凡老师关于“盲维”概念的提出。总结一下。
看待事情或人时,最重要的是,很可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盲维”。
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可能存在天然的缺陷,或者是由于某种场景让我们遗忘、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维度,以至于让我们陷入到一种挣扎的状态。
一旦有“盲维”,你就会出现严重的认知偏差,你的判断们和决策都会出现重大问题,它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不幸甚至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