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大师说:“五蕴就是十二处,十二处就是十八界。因为众生的资质各不相同,佛陀便以不同的教法因材施教:对于那些执迷于内心但不执迷于外境的人,佛陀就为他们讲说五蕴;对于那些执迷于外境但不执迷于内心的人,就为他们讲说十二处;对于内心外境俱迷之人,则为他们讲说十八界。但根本而言,蕴、处、界都不脱内心与外境的范围。
五蕴:色受想行识
色就统括了外境,受想行识是指内在的感受、想法、行动以及能力。
十二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十二处是包括六根感官及其对应的外境,针对的是外界分类。
十八界:十二处+六识(指感官的感受)
六根、六尘、六识似一个系统,物质-环境-感知,组成了十八界。
确实如同大师所说,三种说法不外乎“外与内”的侧重分析多少,而三种说法也只是像名字、概念一样用来分类清晰理解的,也是衍生物一样。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得正觉的那夜,曾于定境中发问:苦的根源是什么?他找到的答案是老死(jaramarana)。于是他又追问:老死的原因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生(jati)。依此类推,他得到的答案分别是生缘于有(bhava),有缘于取(upadana),取缘于爱(trishna),爱缘于受(vedana),受缘于触(sparsha),触缘于六入(ayatana),六入缘于名色(nama-rupa),名色缘于识(vijnana),识缘于行(sanskara),最后,行缘于无明(avidya)。无明是苦的根源。在找到根源之后,佛陀继续在定中观想,于是又找到了断尽苦的方法:要脱离死,必须断尽生;要脱离生,必须断尽有;依次类推,以至于断尽无明。
对“无无明”和“无无明尽”的来源说明。看着还是有些绕。
无明意味着不知因果,不知世界本来面目;行指的是存在于行动、语言和心念中的积习;识也就是六种识;名色就是五蕴——色为色蕴,名为受想行识四蕴;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触就是六根与六尘发生的接触;受就是通过接触获得的感觉,包括苦、乐和不苦不乐三种;爱指的是各种爱欲,包括欲界之爱、色界之爱和无色界之爱;取就是执念,包括对欲望的执著,对观念的执著,对规则的执著和对自我的执著;有就是存在,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种存在;生就是出生,也就是获得色身;老死则意味着失去色身。
感觉这短短文字也如同古文、文言文般意蕴丰富和深刻,需琢磨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