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亲子鉴定很火,可鉴定的结果让不少人上火,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养了孩子几年后,才得知孩子非亲生。
婷婷出生9天后,父母就离婚了,她一直跟着爸爸生活。谁知,在婷婷7岁时,爸爸意外发现养育7年的女儿不是亲生的,这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养父家准备把孩子送给女方抚养。
当得知去找妈妈时,婷婷的眼里充满了渴望,她说,“我想妈妈,我想见她。”养父一家带着婷婷去了她姥姥家。在家门口,养父家解释,“亲子鉴定后,婷婷不是我家亲生的孩子,所以把婷婷给你们送回来。”没想到,话音刚落,对方就关上了大门。
养父家很生气,“现在,孩子该上学了,你这样耽误她上学。”对方强硬回复,“你要进,就进,她(婷婷)不许进。法院啥时候判决了,你跟我说,我就收。”
几番争执后,这位姥姥坚决表态,“你乐意看孩子,就看。别往我这儿扔。”婷婷听到这句话,哇的一声哭了。可哭声也没能打开这扇门,婷婷的姥姥振振有词,“你家都养7年了,不差这几天,起完诉再说。”
于是,7岁的女孩像个皮球一样,被双方推过来推过去。养父家把孩子推到姥姥家门口,立马往回走。姥姥将婷婷往回推。期间还能听到争吵的声音,养父家又急又怒,“不是我家孩子,我要她干啥啊。”
婷婷在惊吓中,嚎啕大哭,“我要找奶奶。”最终,养父一家妥协了,决定让婷婷暂时跟着自己,在审判结果出来前继续照顾她。
养父的家人非常激动,也很痛心,“这7年毕竟有感情,我们舍不得,看孩子跑跟前,又拉拽车上了,实在不忍心扔,但他们却狠心不要这个孩子”“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我们都舍不得扔,他们作为亲人都不要。”
自始至终,孩子的妈妈都没出现,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有些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就撒手不管了。可是,甩手掌柜永远不适合于育儿,因为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物品。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关于父母持证上岗,很多人高度赞同。
首先,一些父母只生不养,会让孩子从小没安全感
像这个例子中的妈妈,这种行为很不道德,她对丈夫隐瞒了真相,不仅让对方喜当爹,还让他帮别人养孩子,整整7年!
而在得知真相后,最受伤的恰恰是孩子,婷婷懵懵懂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的大哭,掺杂着恐惧,让人分外揪心。小小年纪的她,丢失了安全感,对亲情会产生怀疑,也影响了她的心理健康。
希望婷婷的妈妈可以承担起为人母的责任和义务,给予婷婷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如此才不辜负那一声“妈妈”。
时代变了,孩子绝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每个孩子因爱而来,更应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生长。
第二,父母对育儿知识没有分辨能力,仅凭所谓的经验,就胡乱套用
有一些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在育儿路上也积极学习,什么“延迟满足”“哭声免疫依法”“按时间段喂奶”都往孩子身上套用。
可后果是什么?延迟满足,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贫瘠,长大后极容易加倍弥补自己欠缺的;哭声免疫法让孩子从小丧失安全感,甚至成长为问题儿童,哭声免疫法创始人一家的下场,足以让人警醒。而按时间段喂奶,其实是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不是机器,按需哺乳才是最好的选择。
育儿路上,父母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几本书,对比着读,一旦发现分歧,可以思考下对错,辨析后才能用在孩子身上。
最后,育儿就是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陪伴孩子长大,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譬如,辅导作业时容易发火,这说明我们的辅导方法需要提升,同时需要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吼叫和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会让怒火越烧越旺!
因此,父母有必要“持证上岗”,毕竟,你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是一笑育儿,专注母婴育儿,也是终身学习践行者,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