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哲学的慰藉》
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
哲学——希腊文原译——爱智慧。
习惯了知识的灌输,习惯了顺其发展,生活成了活一天算一天。为什么活、怎样活?虽不满现状却也安于现状未思改变,或者叫不知道怎么改变。其实,就是大脑已经很久不思考了。脑科学大概是说:不思考的大脑神经触突间就没有链接,越不思考链接越少,大脑越不活跃。
不思考不仅仅带来的是不会思考,还让人陷在不良的状态中却麻木无反应,如同温水煮青蛙,痛到快死的时候才有反应,但为时已晚。沉浸在痛苦中挺久了,就是因为大脑早就不做链接。不断做出错误的决定,不断走在错误的路上,看到提示也不拐出来。
昨天,我的43岁生日。43年来最被动的生日。下午回来心情开始好转,选了一款巧克力流心蛋糕,简单准备餐食,等待孩子们回来。我知道女儿一定为我的生日有所准备。生活中的仪式感是意义,是快乐、是幸福。我们总想有幸福的能力,也希望孩子将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那就从点滴的生活去让她告知幸福和快乐。
单老师给我讲她文革时期的经历,只为告诉我天大的事也会过去。多难的日子,也会熬过黑夜迎来新的一天。不知是聊天的作用,还是身体机能的变化,昨天我的确心情有所好转。昨晚和孩子们分享蛋糕就是证明,我主动选择了要快乐。两个孩子倚在我左右,我们仨托着蛋糕,开了一张甜甜微笑的照片。我的朋友圈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了新的动态。
11月了,纷乱的10月再怎样也走了。我想赶走内心的阴霾,让阳光照进来!怎么做、怎么感受,在于当下自己怎么选择。于是,今早送完孩子回来,认真绘2024年最后两个月的日历,认真读这本书。没有什么做不到。对于焦虑和抑郁的我,目标只需定的小,哪怕只是一步,哪怕只是当下,即刻能做到。这样一来没有压力,也容易感受实现后的轻松和很久没有的快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