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直播课:《读书与人生》。
今天又听了一遍重播,还没机缘读这本书。光听教授讲就已经很幸运。感谢这个时代,坐在家里就可以听哲学家讲课。
下面是我的笔记,分享幸福:希望读到这篇日更的你也喜欢。共同学习巨人的思想!
1生命四个阶段如何读书?
少年时期读书,首先就是要摆脱文盲的困境,希望自己将来可以社会化,只有学会基本知识才能进入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进入社会之后,我们就要倒过来,追求个人化,也就是说你个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少年读书,要找到自己个人的兴趣所在,选择不同领域的书来读,看看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同时应该注意,兴趣不光要发现,也需要去培养。(我觉得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很重要)
青年时期,一般是说人上了大学的年纪。这时候,你就要设法去加深、加强你的专业能力。大学生两件事:一个是,对于你自己的专业,要设法做到尽可能去知道一切,这是你的责任。另一个是,对于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则要设法做到尽量去延展自己的知识面,去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观念,这样对于你将来的发展会有帮助。(我觉得这个时期自律最重要)
中年时期读书,比较会考虑到心理学方面的书。
因为人到中年,要努力在社会上站稳脚步,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发展都面临着压力,这个时候,如何调适自己的内心,就是很重要的课题。而心理学从行为心理学,到人文心理学,再往上走到超个人心理学,上升到精神的、灵的层次,一方面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别人的辛苦,慢慢就学会调节自己,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这个年纪自知很重要)
老年时期,则比较适合看一些纯粹哲学、宗教或者国学的书。 因为人到了老年阶段,已经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的奋斗,他所关心的问题,是我将来要往哪里做归宿呢?而哲学、宗教类的书,基本的设定都是要帮助人跨过“死亡”的关卡,自然是比较适合老年人来读的。
2四季读书法有何奥妙?
一年有四季,我们也可以根据四季来搭配读什么书。
春天读《论语》和《泰戈尔诗集》,可以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夏天读《庄子》和梭罗的《瓦尔登湖》,可以感觉到跟自然界的关系变得非常的亲切。
秋天读《老子》和房龙的《宽容》,可以让我们感觉像秋天一样,秋高气爽,心胸开阔。
冬天读《孟子》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让你感受到人内在的向上提升的力量。
3三个字互相勉励
书里面很多地方都提到“三”,比如:
生命的三个层次:身、心、灵,身体方面是必要的,心智方面是需要的,精神方面是重要的;
又比如,我们对待逆境,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
还有三个“静”:一是安静,外在没有声音;二是平静,内心保持平静;三是宁静,内在充满动力的精神力量。
4最后,用三个“自”来与大家互相鼓励:
第一,自力更生。我凭自己的力量能够谋生,这是身体层面。
第二,自强不息。就是在知情意方面,要自强不息,尤其是去行善避恶。
第三,自得其乐。这是精神层次,就是不管在物质层次或心态方面,是很充实还是有所欠缺,你都可以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