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在转发“送英雄回家”的视频。过去的一周,关于哀悼、怀念抢险牺牲的英雄的文字、图片和音频太多了。打开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泪别”、“通悼”。网友围在一起,直播、录制短视频,这样大规模、集中地网络祭奠活动,总是让我想起“媒介仪式”这个词来。
对于一次灾难事故而言,我们对事故本身的讨论太少了,根据披露的信息,这场事故的原因是火灾现场的风向突变,导致现场发生“燃爆”,而这种情况往往是不可控的。我家是农村的,家乡冬季干燥,也容易发生山火,家乡的农人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有火灾的地方一定会有风”,既然如此,随时可能会发生的风向转变是不是应该被纳入到救灾考量中呢。当然我只是外行,更多的东西需要专业人士来解读。一场造成30人牺牲的事故,理应得到更多的讨论。然而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媒体内容呈现了太多情感内容。互联网上有太多的泛情感化表达。
灾难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生命的可贵。它不仅应该体现灾难中牺牲者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也要给生者以警示。这种警示,起码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对事故进行追问和反思。
人们对信息的获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媒体如何报道也容易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应该说在一个灾难报道中,媒体应该先调查/澄清事实,然后是对人性/情感故事进行挖掘。如果一开始就挖掘情感(比如先悼念英雄),那大家的情绪就容易点燃,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上面。集体哀悼开始了,互联网祭奠成了一种媒介仪式。送英雄回家,也让部分媒体多了流量,让某些网友的朋友圈多了一些赞。然而这之后呢?我们能否通过这一次灾难事故,提升我们的灾难应对能力,减少同类悲剧的产生几率?
情感化的内容特别能引发人们在朋友圈转发,而严肃性的、专业的讨论则不那么容易。今天,澎湃新闻发布了《悲痛中的反思:四川木里森林火灾给应急指挥带来的启示》一文,作者用专业眼光重新反思木里火灾,让关于木里火灾的报道里有了更多理性的声音。但这篇文章估计不太可能引发太多关注和讨论。当痛悼英雄成为朋友圈的一种主流以后,大家对这以外的事就再难提起兴趣。
但一个完整的报道序列一定会包含事故进展、个人故事还原、舆情回应,以及像这样的灾后反思。灾难报道,还是应该多给反思灾难留出一些位置,没有灾后反思,没有这样的公共讨论,灾难的意义就少了一些。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YwMDEzMw==&mid=2653737980&idx=1&sn=e91bb5dce62d3ba1e21f58edabb43a4c&chksm=8b831316bcf49a003c4ac2f555c1175572ece54507813b8b4d5a2ec95e38d85c793fd9818b71&mpshare=1&scene=1&srcid=#rd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0NjYwMQ==&mid=2651227212&idx=1&sn=091a
0ee490a6a7b081a7017e125e50e8&chksm=bd27668a8a50ef9cb8e1d7d94d331a23dc2e8b5925a60f29fa6c92658778fdad349cfd091fda&mpshare=1&scene=1&srcid=0405hd5K2oim5SaSIyFIYi2j#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