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重读《生死桥》,李碧华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她的文字有种冷眼旁观的味道。就像某人曾经历整个故事,知道一切起承转合和所有刻骨铭心,可当她站在舞台上剥皮抽筋的重新讲述时,仍然选择以一副冷艳倔强的面孔沉默相对。
事不关己的清冷样子。
生死桥两端,一生一死,非生即死,隔桥相对。
桥上,三人,命运给他们的谶语在年少时就已被道破。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
你心里有人。
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
命运迥异、各怀鬼胎的三人,却都无法与此刻心里的人终成眷属。
可偏偏有人不认命啊,年少轻狂的唐怀玉不认,偏执一生的丹丹也不认,只有从小就受尽白眼吃尽苦头、有家却不能回的宋志高认命,可却错认了他人的命。命运果真以捉弄人为乐,不到最后一刻,谁肯承认那沉重诡谲的四个字说的是自己呢?
唐怀玉死于欲。
宋牡丹死于爱。
宋志高死于命运。
没办法,老天爷给宋志高发的初始牌面实在是太差劲了。娘是个窑姐儿,爹也不知是她的哪一个相好的,从小听着窑调儿长大。为了少受些嘲笑,管自己的娘叫“姐”,只有没钱的时候才会回所谓的那个“家”,整日混迹在天桥下,没有理想没有未来,得过且过。
可笑的是,他之所以能起死回生,完全正是因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期许。
是的,先死后生的是宋志高。
他的牌是最烂的,所以他没有不切实际的欲望,没有求而不得的偏执。他只是在好好过日子,劝自己的娘从良嫁人,在戏园子拜师学艺,安安心心的驻扎在北平,在属于他的天桥下。
上海?那是未知的名利场啊!他想都没有想过,他一定会溺死在那片海里。
丹丹?那不是属于他的。从她决定去上海找怀玉的那一刻,他对她的心就死了。
他就这么轻轻巧巧地避开了命运设置的陷阱,成功突围。
何况那两个陷阱本来也不是为他准备的。
是怀玉和丹丹的。
上海是唐怀玉的海葬场,名与利是唐怀玉的鸩酒,段娉婷婀娜的身段是令他溺毙的温柔乡。
而丹丹的毒药,就是唐怀玉本身。
至于段娉婷,我从前觉得她只是一个介入丹丹和怀玉之间的第三者。可原来不是的,她是一个劫难。不只是唐怀玉的,还是丹丹的,更是她自己的。
听说剧版的段娉婷的扮演者是万茜,我爱死她在《海上牧云记》中的那张追名逐利野心勃勃的脸了。段娉婷与南枯月漓有相似之处,可又完全不同。
南枯月漓一生所为不过一个皇后之位,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包括自己。她心狠手辣,对一切情意视若草芥。
段娉婷也追求名利,她也利用自己一步步走向高位,却也心知自己已堕入泥潭。一旦抓住唐怀玉这个唯一的救赎,她便可以抛弃一切,就算以毁掉唐怀玉的方式也要强行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她是一团火, 跳跃着,旋转着,焚烧了一切。
她是丹丹的进阶版,丹丹若是没被毁掉,便会成为她。
可再也没有机会了。
徒拥太多情,却都不是爱。这是宋牡丹。
她确实欠下太多情了,宋志高的情,金老板的情,甚至是唐怀玉的情。
可却都不是爱啊,不是他的爱,唐怀玉的。
有人说丹丹太作了,她的悲剧全是自己作出来的。
谁说不是呢?
谁说不是呢??
从她在台下看到唐怀玉亮相的那一刻,从唐怀玉和他告别的那一刻,从她将唐怀玉的魂缝进荷包的那一刻。可能更早,从唐怀玉给她偷枣的那一刻。或许更早,从唐怀玉夸段娉婷好的那一刻。莫不是更早?从他们初见,唐怀玉紧绷着脸练武行不理她的搭话,从那一刻起,唐怀玉三个字就印在了她心里。
三个人,青梅竹马,又是久别重逢。
一颗心,唐怀玉占了大半,宋志高占了小半。终是意难平。
她错了,她的结局告诉我,丹丹是错的。
可我冷眼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我想不出她有什么错。
纵使她这一生都在飞蛾扑火。
可火焰也有情意,他曾说过,明年还要给她偷枣呢。
不重要了,一切都不重要了。
后来,金老板拆散了将要逃跑的丹丹和唐怀玉。作为报答,丹丹毒死了金老板。
再往后呢?
不重要了。
那个承诺过给我偷枣的人,明年,后年,大后年,他都不会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