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2016/17欧冠八分之一决赛中,巴萨罗那队在客场先输0:4的情况下,主场6:1大胜巴黎圣日耳曼,从而以两回合6:5的战绩完成“大逆转”的壮举。一时间网络喧嚣。在胜利的时候,别人总是乐意献上不要钱的赞美。这一点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我对足球了解的不多,起初因为魔力鸟的关系而对足球世界有所涉猎。在最近十来年,巴萨一直是世界足坛的焦点之一。当然,既然是焦点,就一定意味着阿谀与诋毁共存, 欣赏与批评同在。
赞美者因为巴萨的球风与成绩而赞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与让出皮球相比,把皮球牢牢控制在脚下是困难的。显然巴萨罗纳选择了困难的方式去踢球。
不知从何时起,巴萨就开始提倡“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从某个角度上看便是牢牢地把皮球掌控在自己脚下,通过复杂、精细的配合短传渗透,最后把球“”传进“”对方球门。虽然我看的不多,但是“巴萨行云流水”之类的词汇,耳朵里也听出茧子了。
而且时不时还能听到人们讨论梅西的“犯罪式过人”。(因带球过人的动作太飘逸,导致相比之下防守方的球员太“笨拙”、“可笑”,故而被形容是对防守方球员的“犯罪”。)
而批评者厌恶的是巴萨的拖沓。在前后场频繁的倒脚,让人昏昏欲睡。一点都不干净利落。
正如你所见到的那样,赞美与批评共存,阿谀与诋毁同在的,竟然是同一个事物。
就在不久前,网络上的舆论还在批评巴萨的主帅恩克里,说堂堂宇宙队怎么能如土鸡瓦狗一般输了个0:4呢?这教练水平不行,得换。待完成逆转之后,赞美之词又恰如其分地出现了。言下之意是壮哉我大恩克里,调兵遣将如有神,没有他巴萨绝翻不了盘。
这如同两极一般的变化,才过了几天呢?网络的赞美与批评都是不要钱的,来的容易,去的也容易。而做人难,就难在看清自己的位置,在被赞誉包围时不去飘然,在被诋毁弥漫时亦不自轻。恩克里能否做到这点我不知,我自己是做不到的。
剥离掉“奇迹”、“惊天大逆转”,“气势如虹”等之类不要钱的赞美再去看比赛本身,可能对比赛会有更深的理解。
我虽然是魔力鸟的半个球迷,虽然巴萨与魔力鸟之间爱恨纠葛很缠绵,但是仍旧希望巴萨能走的更远一些。
原因很简单,相比放弃球权,把皮球牢牢控制在自己脚下总是困难的。我总是希望迎难而上的人获得更好的结果,事实也常如此。
化浊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