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很多父母最满意的就是孩子很听话,对父母言听计从,而且绝无异议。然而,所谓听话孩子在现代教育观点下来看,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非但不成功,反而堪称失败。一个绝对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恰恰相反,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是盲目听话,也缺乏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因而并不是成功教育的优秀成果。相反,真正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主见,而且要让孩子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想法。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都盲目要求孩子听话,对孩子任何的不同意见都无法接受。这看似是父母的教育观点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彻底错了。
尽管孩子因父母来到这个世上,但孩子并非是父母的附属品,小的时候孩子的自立能力较弱,也会更加崇拜和信任父母,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自主意识彻底觉醒,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因而他们压根不愿意继续当父母的附属品。实际上,在实行开化教育的家庭中,才几岁的孩子就会有鲜明的自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千万不要打压孩子,要积极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发展自主意识,成为有独立精神和人格的人。
很多父母会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原本对自己言听计从突然间就像耳朵里塞了棉花,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而且,有的时候孩子的耳朵里好像安装了过滤器,对父母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孩子的耳朵并没有任何变化和改变,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愿意对父母言听计从、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必须意识到,从此刻开始,孩子长大了,和以前不一样了。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他们不知道为何孩子会突然从乖宝宝变成叛逆大王,而且还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或听若未闻。这就是孩子自主意识觉醒的表现,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又认为父母的叮嘱是多余的,他们就会选择自动过滤,而不愿意在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与父母争辩,浪费唇舌。
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一味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而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他们就会变得愿意和父母交流,就像对待朋友那样信赖父母。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强求孩子听从父母的,否则孩子就会渐渐地关闭心扉,只用耳朵来应对父母的“多此一举”,这样亲子关系就会走向消极,不积极主动了。当然,对于很多孩子有能力应对的事情,父母也要戒除啰嗦,从而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自主选择,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是生活的主宰者,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