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从本质上讲,就是善用信息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在19世纪三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恩格斯的总结,这三大发现分别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焦耳等人证实的“能量守恒原理”,今天要讲的“细胞理论”和以后会讲的“进化论”。
我们在介绍焦耳的工作时,特别提到焦耳拥有别人没有的温度测量方法和仪器,因此能够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了在科学中仪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了焦耳掌握别人所没有的数据和信息。
细胞学说的提出,其实也是仪器的进步,得到了前人得不到的信息后,通过逻辑自然演绎出的结果。这个重要的仪器,就是显微镜。
在科学研究中测量数据信息,通常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直接测量和观测,比如古希腊时喜帕恰斯观测星星,亚里士多德到各地收集动植物,就属于这种方法。到了近代,伽利略等人发明了望远镜,直接观察的范围就扩大了,他们就能突破前人对世界的认识。
要点总结:
1.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有层次的,是由表及里,在生物学方面,大致经历了四个层次。
2. 我们特别强调了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信息的工具(仪器)的作用。生物学的历史虽然很长,但是它的发展是到了19世纪后才突然加速的。这里面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就是仪器的进步(特别是显微镜的发展)使得人们能获得过去得不到的信息。第二个则是学术界普遍开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论了。
人们在研究生物的过程中,懂得了要了解一个整体,需要先将它分解成部分单独进行研究,然后再从对局部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的认识,也就是认识论上的分析与综合两个过程。
3. 动物和植物,以及微生物都在细胞这个层面得到了统一。后来的生物学家都认可生命具有共性这个结论。追求寻找共性,也成为很多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