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孤独感就成为了旅行中的必备品。
在异国旅途中,这种孤独的感觉尤甚。背着硕大的双肩包,穿梭在佛罗伦萨的巷道;在尼斯湖的轮船上,观看山羊在陡峭的山崖上跳跃前进;又或是在冰岛小旅馆内,一个人怔怔地望着窗外一小处温泉时,孤独感就倏然袭来。这感觉有些哀伤,它拉扯着我的心,让我似乎有几分浪迹天涯的冲动;这感觉发出一种声音,默默地告诉我:就一个人,一个人孤独,一个人去体会、去经历、去冒险。
就一个人。
慢慢的,我似乎发现了身上更多孤独的踪迹。和朋友在谢菲尔德West park烧烤后,我一人走到不远处的博物馆里,即使小朋友写在留言墙上的两三行字也能让我乐此不疲。我又想起在伦敦那个早晨,三个朋友仍在熟睡中时,我特意早起,想看看7点钟伦敦的样子。朋友都是处的极舒服的人,但是我仍追求着,有一点一个人的时光。
《孤独远行》的作者阿Sam似乎也是孤独的,而且早已“习惯和享受孤独的旅行”。他说,我们害怕孤独,有时候又迷恋着孤独。我想,我们是同一类人吧,当孤独感“侵袭”时,并不用欢声笑语、人潮涌动赶走它,只是静静地啜饮,接纳,享受。尽管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孤独到底是什么,或者,只代表一个人么?
在序中,旅行作家叶孝忠有一段关于孤独的描述,精准地切中了我的心脉:
“……我喜欢和好朋友们旅行,但我总会安排一点时间给自己,做想做的事情,不让朋友跟着。对自由的渴望,不就是孤独的源头么?我不害怕孤独,当你真正感受到孤独的时候,就是面对自己的时刻,有孤独的片刻,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抽丝剥茧,孤独的表象是“一个人”或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光。中间层的情绪是哀伤、自怜、拿着“小劲”的,但又充满期待、踏实和满足的味道。来自最深层的,则是对自由的渴求,是所向往的无拘无束、畅快淋漓的自在体验。而旅行,则是能将这一系列情感赋予到淋漓尽致的最好场景。只有一人,或者,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带上大背包、Polaroid、小音箱和Amy Winehouse, 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
也许穿过几条石阶斑驳的古老巷道,抚摸已有百年历史的建筑,也许奢侈地用一下午时间坐在木椅上观察路人,再买上几束鲜花,和着温暖的阳光,随心停留。又或许,入夜后,在汽车旅店的房间内里安静地坐着,偶尔翻两页书,思绪又飘到了窗外……
在这段旅途中,会有木心先生所说的小的、紧的、一闪一闪的快乐,也会有骤然而降、兜头而来的幸福。但都不重要,此刻我的心是自由的,所以一切,都是明亮的颜色。当然,孤独感也会随时来临,但就想叶孝忠说的那样:面对自己,感受孤独。
车辆缓缓行驶,上桥,时间仿佛又来到了2015年2月那一天。在车里,我看到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群小屋子,方向正朝着地中海。山坡上,三三两两的人就依靠在一起,静静看着前面一望无际的海面。我想,未来的某个时候,我是会来的,就在这里落脚一阵子,带着孤独感,自由和对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