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和韩梅梅结伴去旅游。中午,他们准备一起吃午饭。李雷带了5张大饼,韩梅梅带了3张大饼。
这时,有一个路人经过。他也很饿,但没有带食物。李雷和韩梅梅于是邀请他一起吃饭。
路人接受了邀请,3个人一起将8块饼吃光。路人非常感谢,给了他们俩8个金币。
李、韩因为怎么分8个金币产生了分歧。李雷说:“我带了5块饼,理应我得5个金币,你得3个金币。”
韩梅梅不同意:“既然我们是一起吃的这8块饼,就理应平分这8个金币,每人4个。”
那么,这8个金币怎么分配才算公平呢?
1|
李雷和韩梅梅碰到的情况比较简单,讲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
一家贸易公司,同时和法国、西班牙做贸易(注意是同时)。公司有3名员工,F精通法语,X精通西班牙语,Q同时精通法语和西班牙语。
现在公司给F的工资是2000元,X的工资也是2000元,那么Q的工资应该是多少呢?
方案A:既然F和X的工资分别是2000元,那么Q同时拥有他俩的能力,那就应该给他4000元。
方案B:“聪明”的老板会想,不妨把F和X都辞掉,给Q开3000元的工资,让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经济学家罗伊德·夏普利说,这两种方案都错了,根据我的“夏普利模型”,给Q开8000元的工资,才能兑现他的合理价值。
这又是为什么呢?
2|
夏普利说,一个人的贡献值,是在他加入一个团队的所有可能次序下,对团队做出的边际贡献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一名员工的价值是这样算的:当他是公司的第一名员工时,他的价值是多少;当已经有一名员工,他第二个加入时,价值是多少。依此类推,当他是第三、第四名员工时,价值各自是多少……最后计算出,这名员工在所有次序下价值的平均值,就是这名员工的“夏普利值”。
假定上述贸易公司的老板LB一门外语都不懂,那么员工F的价值如下:
可以看出,F只有在X已经入职这一种情况下,才对公司有贡献,价值是2000。X的情况和F是一样的。
同理,Q的价值怎么计算呢?
也就是说,Q在3种情况下都能为公司创造贡献价值:
1.第一个入职,价值4000;
2.X或者F已经入职,Q第二个入职,价值分别是2000;
3.X和 F已经入职,Q第三个入职,价值是0。
所以,Q在公司的实际边际贡献价值是8000。
Q之所以值钱,是公司在3种情况下,缺了他就玩不转。而X和F呢,只有1种情况下,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夏普利模型”是衡量一个人在团队中价值的最合理模型。
它的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论资历、年龄、只看一个人的能力和边际贡献值;二是它能衡量出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不可替代性。
3|
回到开头的案例,如果韩梅梅就金币分配的问题,向夏普利求教,夏普利大概会说:
“梅梅,按照我的分析,李雷给你3个金币,你实际已经占了便宜,应该愉快地接受;如果你非要公正,那我告诉你,公正的分法是,你只应当得1个金币,而李雷应当得7个金币。”
韩梅梅有点懵,这又从何说起呢?
夏普利说:
你看,你们3个人,总共8张大饼。其中你提供了3张,李雷提供了5张。
8张大饼中,假设每个人吃的一样多,你吃了其中的1/3,即8/3张。那么过路人吃的大饼中,你贡献了多少大饼呢?3-8/3=1/3;
同样,李雷也吃了8/3。在过路人吃掉的大饼中,他贡献了多少大饼呢?5-8/3=7/3。
这样算来,过路人所吃的8/3张大饼里,有你带的1/3张,还有李雷带的7/3张。也就是说,李雷对过路人贡献的边际价值是你的7倍。
所以呢,这8个金币的公平分配办法应当是:你得1个金币,李雷得7个金币。你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斯科特·佩奇《模型思维》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