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之《触龙说赵太后》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高于这世间所有的爱。这种爱,无需理由,毫无条件,不求回报,完全出于人之本能。父母之爱之伟大,自是旁的任何情感所不能与之相比较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父母常常不知何为真爱,何为溺爱,而后便教养出了一个个的问题小孩。
此处,我们不去剥析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点心魔的这个事情,我们且说,在溺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怎样。
就拿我姑姑(母亲的妹妹)家来说吧,我姑家有一儿子,与我同岁。我们那个时候计划生育查得很严,头胎若是儿子,那绝对是不能再生二胎的,不然惩罚很重,非一般人能承担得起。故而,姑姑生完这个儿子以后,就没有再生其他孩子了。姑爷家是两兄弟,他弟弟在政府部门工作,所以只能生一胎,与性别无关(国家规定),而他们家又只有一个女儿。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在他们那一大家子的人看来,我四姑家的儿子便成了姑爷家唯一的香火继承人。
这个唯一香火继承人的地位,在他们那个家庭里,简直跟“太子”的地位没啥两样!我们这些与他同龄的孩子,无论男女,童年生活都是放学后就得飞奔回家,然后做各种农活。此活还是有分量规定的,每天放学后是必须要完成的,不完成就不能吃饭睡觉。而他就不一样了,他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家里人轮流接送,至于干活这样的事情更是不可能在他身上发生。干活于我们而言,是任务,于他而言,那完全就是业余爱好啊。他若是好奇心一来,必然是各种耍浑的要加入我们的队伍,他父母和爷爷奶奶那般疼惜他,自是拗不过他的,便事事只能顺他心意。当然,你别以为他能干活,这就是好事了,人家的“干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怎么描述呢?就像你的任务是要整理好一堆资料,而你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整理了一大半了,眼看着希望的曙光就在触手可及之处时,却突然因他的加入,天翻地覆,一切比没开始时还要更差!
时常我们都是很“怕”他的,怕他的突然兴起,怕他带来的触不及防!我们中的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他的“家庭地位”,常常因为他的破坏对之大打出手,每每此时,旁观的我们总是会在内心大乎“痛快”。说什么亲表兄,都滚一边去,若不是因为我曾经跟他拌过几次嘴,而后被他状告于双方父母,我被两边父母轮番教训吃过几次亏,了解实情的缘故,我也定是会加入混战,一同揍他的。当然,这样的事情,往往很快就会以我这个亲表兄家的大人加入,毫无悬念的获胜告终。而后就是我姑姑家的人,带着他们虽然胜了,但仍旧在哭哭啼啼的儿子到处找人算账。
如此一来,待我们一年年长大,再无闲情与他有何接触。
再后来,我们各自外出读书,再不去了解他又有和何新的消息。只是在我高三还是大一的时候,听母亲说他成亲了。
隐约又是一年,便听说他有了一儿子。
下一年,听母亲为四姑哀叹:“儿子不好养,和媳妇吵架,打父母,也不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再下一年,就听说他的那个媳妇‘跑了’。他还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整天只知道问父母要钱。他的儿子自然是我姑姑管着,还得每月挣钱给他花。
我工作后的某一年,我四姑带着她的孙子来我家走亲戚,我看着他们的这个孙子,蛮横无理,仿佛看见了当年他父亲的样子。想来是一家子人都觉得儿子已经无望,只能好好爱孙子,希望将来孙子能继承家里的香火吧!
伊坂幸太郎曾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是啊,太可怕了!《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环顾四周,几人能真正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