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和家人们分享聊天了,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有关帮助博楷夯实基础知识,我的一些做法,供家人们借鉴。
一直以来,我发现博楷的基础知识,汉字结构这块比较差。就是,他对于加减偏旁、组词,总是反应慢一拍。
我仔细观察了他,也查找了原因,我发现,他不喜欢查字典。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宁愿用拼音代替,也懒得去查。甚至一些学过的字,他忘记了,也总是用拼音代替,而从没有想过,再去看看字典,或者课本,把这个字学会。
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和他简直就是千差万别,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特别喜欢查字典,可能也跟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有关吧,因为没有什么课外书,有本字典,并能从字典中看到很多相关信息,就觉得很快乐。
我让他看《汉字英雄》,他更关注的是参加节目的选手们,对于汉字以外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掌握。
我给他买了一些复习资料,但是我发现,他从来不翻看。他总是一副,我觉得我会了,我掌握了的样子。
之前,我总是用说教的方式和他聊,告诉他要多写多练,但我发现,基本不奏效。那要怎么办呢?
我思索了很久,忽然想到,他一年级刚入学那会儿,我总是会手写一些题目,每天和他做一些,他很喜欢那样的方式。
也就在上周吧,我又开启了这种方式。因为我也认识到,当我给他买复习资料,并让他去自己写时,其实是把他交给了那些资料,缺少了我作为家长和他的互动,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味道,所以,我就又重启了每日一练。
经过近一周的实践,我发现,咱们育心的累积法真的是好。
这个是昨天的每日一练,是我发现他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不会的,或者出错的部分,为强化他而出的题目。
昨天和他一起写练习时,我发现,他真的是又快又好地做完了。
每天一点点,慢慢积小成高大,累积法就是这样,可以运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不断地提醒我这个妈妈,不能把孩子交给复习资料,交给各种作业,目前而言,他还是需要陪伴的。
前几天看了一个慕课,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孩子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0-6岁,6-12岁,12-18岁,其中,前两个阶段,是需要家长陪伴成长的。也就是说,基本上在青春期之前,家长都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平稳的情绪、强大的内心。
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希望博楷能够完全自立、自理起来,这样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自我学习,或者陪博远,但是,我越是着急想让他完全独立起来,他反而越糟糕。我一直认为是他不懂事,或者是故意这样做。
王小屁妈妈:怎么样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平稳的情绪呢?迫切需要。
这段时间,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我发现,还是我太着急了,我急于把孩子推上一个台阶。所以,我认真给博楷写了信,告诉了他,我的焦虑、我的不安、我对他的期待,我的想法,我把他当成朋友一样,敞开了心告诉他,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我想,这大概就是“诚则明矣”,用真心打动真心,用生命影响生命。所以,未来的日子,还要继续努力做好自己。
@王小屁麻麻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一切要回归自身。
妈妈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未来。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有关情绪管理,在这周一咱们频道的“答疑解惑”中,华桂玲老师有过解答。
她给到的建议是:不要有功利心,永远抱有希望,但也同时做最坏的打算。预期到一切可能发生的各种未知。
我觉得,首先是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孩子的各种问题。先接纳,再说改变。
建议咱们群里家有两个孩子的妈妈,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我是每天上下班路上,通过听的方式学习的。我觉得里面很多内容给到我很大的启发。
因为我是一个独生子女,我对于如何教育两个孩子,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怎么去做,也是在不断地摸索、总结。
其实坚持这么久走在育心路上,无论育心总部大家长赖老师倡导做什么,我都没有掉队,始终紧紧跟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坚持,不单单是我认可育心的亲子陪伴成长模式,更是因为,我发现,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家庭中不断地修炼,才是成长自我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