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财气

转自今日头条

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许多古人都追求清心寡欲的生活,对于酒色之欢,是深恶痛绝的。北宋时期,有人就撰写了一首《酒色财气歌》,其歌曰: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在诗中,“好酒、贪色、敛财、斗气”都是害人之物,如毒药、如钢刀、如猛虎、如祸苗,它时时提醒人们,要戒之慎之,这样才能远祸趋福。

但是,不久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他们的理论依据也很强大,那就是孔夫子的“食、色,性也”的论述——贪食好色,是人之本性,不可扼杀的。看来,儒家与道家之间,在某些观点上,从一开始就是相互对立的。

正是基于此,人们才在《酒色财气歌》之后,又续上了四句: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倒被人欺。

在这首诗里,酒色财气又赋予了积极含义:“酒是社交媒介,色是生育动力,财是生存保障,气是立身之基。”

所以,身为男人,当长辈或道学君子拿“色是刮骨钢刀”来谆谆教诲时,总会祭出“无色路断人稀”来回击,往往令人无言以对。

看了这两段诗,大家兴许会明白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古代的许多俗话,其文义总是相互打架,前后矛盾,其中的原因,就是作者的产场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声音。

关于“色之戒”,一直是为人所时时警醒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色字头上一把刀”的形象劝诫。这句话运用“拆字法”将“色”字剖开来说,“色”字的上面部首是一个剃刀头,喻意好色与情欲都会降低人对危机的警觉,使人容易受到伤害。这句话,其实就是化用了宋人的“色是刮骨钢刀”,其用意却未变,仍是强调人们要戒身欲、除心魔。

“色字头上一把刀”还有个下半句,只是很少被人提起,其实,下半句的意思更直白——“石榴裙下命难逃。”美色就是祸水红颜,沾不得的。告诫归告诫,为情为欲而死者,代不乏人。所以,才有人会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其实,为人处世,最讲究的,是个“度”,这就是成语所说的“过犹不及”。于是,《酒色财气歌》又有了一个“和稀泥”式的结尾: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世间事物,并不是“非白即黑”式的“一清二白”,如果老拿“好人”“坏人”的二分法来看世界,那才是最大的失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 嗜酒则腐肠,恋色则伐性,贪财则丧志,尚气则戕生 酒色财气四堵墙,...
    Varietyisthespi阅读 2,703评论 0 1
  • 亦亦......亦亦......和佛印禅师诗 (现代)唐伟滨 酒酣未醉灿莲花, 色浅迷离碧玉家; 财洞难填才愿满,...
    唐偉濱阅读 1,922评论 0 0
  • 酒能成事,也能败事。古往今来“酒色财气”都是我们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四件事,谁也无法逃避或视而不见。 对于“酒色财气...
    6fbcaf6f11d7阅读 1,678评论 18 57
  •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把“酒色财气”说成是四大公害。说“酒是灌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惹祸的根苗,气是无声的炸药...
    尹成果阅读 1,07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