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字的大用法一一语文学习中的教与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文心》一一方块字。 这篇文章作者重点解释了汉语中的词性及词性活用的这一语法现象。

故事从乐华和小文预习完,第二天来到学校开始。

在这一章里,作为老师,我学到了一个当老师如何把控课堂的小窍门。

教学时,多采取学生自动的方式,教师只处于指导的地位。

国文王先生就是这么做的:

他让一个学生先朗读,一个学生解释,他随时提问,学生回答或指名回答,自己补充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地方。

孩子们探讨热烈,一节课上的轻松活泼。

讲到《登泰山记》,老师给孩子们讲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有两点:

一、用字的多少。

二、关系词不同。

作者列举了《登泰山记》的开端“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白话文就是“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着”。

老师问: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烛”是什么意思?

很多同学不知道,乐华解释说:“因为烛会发光,所以可作照字解。”

老师很赞同他的想法。

"对了,`烛'字本来就是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了。你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词的分类,当已知的词的分类。谁来说说词的种类和性质。”

名词、代名词、动词一一动词之中有自动与他动两种,形容词、副词、连接词、介词、助词,还有感叹词。”孩子们背的很熟悉。

“她在冷的夜气里,瑟缩的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一一摘抄《秋夜》

回到课文,一个"梦"字,又孩子们引出无数碰撞。

做梦的“梦”是名词!

梦见的“梦”是动词!

说梦话的“梦”是形容词!

紧接着,老师询问孩子《登泰山记》中的“半山居雾若带然”的”居”和单独一个“居”一样吗?是不是动词?

一个孩子回答“居雾”是停着的雾,是形容词。

老师总结:

中国的汉字没有语尾变化,真是方块字。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为所处的地位而不同。读文字的时候要随时留意,尤其是文言文。因为文言文用字比白话文简单,一个字弄不明白,解释上就会发生错误的

在回家路上。一家茶店招牌"天乐居",署名的地方是"知足居士"书。茶店隔壁墙上又写着“居之安”。一处有三个"居”字,孩子们,意犹未尽,看到商店的招牌又引发讨论。

这两个部分的居,就是不同的解释。"天乐居""居"是名词,而居士的“居"是形容词,“居之安"的"居",是动词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乐华和小文的学习中,我还总结出如何做一个会听讲的孩子。

一、学习要谦虚,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

乐华细致的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分辨出有的同学讲的似是而非,有的简直错误的可笑,这就是一种独立的判断。

二、注意听老师的补充,听重点,不急于表现。

很多孩子乐于表达,喜欢表现,嘴巴总是优先耳朵,在学习中,要是能收住这一点儿,一定会是个优秀的孩子。

三、课下及时和同学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分享。

下课后,乐华和小文彼此交换笔记,把重要的互相补充,彼此所记的条数更多了。这就是合作共赢嘛!哈哈!

更让人意外的是孩子们一路走,一路注意,自己所见到的字,不论招牌,路牌,广告,标语都成为了他们探讨的内容。其实只要细心留意,生活处处皆学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阜康市文广局驻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开展主题为“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丰富多...
    安琪尔珂阅读 2,953评论 0 0
  • 扛枪卫国终不悔, 跃马疆场爱相随。 晨迎东海舰头日, 夕抹和田彩霞归。 风雪潇潇巡漠北, 狂涛巨浪南沙堆。 纵横万...
    云逸1108阅读 1,81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