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文心》一一方块字。 这篇文章作者重点解释了汉语中的词性及词性活用的这一语法现象。
故事从乐华和小文预习完,第二天来到学校开始。
在这一章里,作为老师,我学到了一个当老师如何把控课堂的小窍门。
教学时,多采取学生自动的方式,教师只处于指导的地位。
国文王先生就是这么做的:
他让一个学生先朗读,一个学生解释,他随时提问,学生回答或指名回答,自己补充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地方。
孩子们探讨热烈,一节课上的轻松活泼。
讲到《登泰山记》,老师给孩子们讲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有两点:
一、用字的多少。
二、关系词不同。
作者列举了《登泰山记》的开端“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白话文就是“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着”。
老师问: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烛”是什么意思?
很多同学不知道,乐华解释说:“因为烛会发光,所以可作照字解。”
老师很赞同他的想法。
"对了,`烛'字本来就是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了。你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词的分类,当已知的词的分类。谁来说说词的种类和性质。”
“名词、代名词、动词一一动词之中有自动与他动两种,形容词、副词、连接词、介词、助词,还有感叹词。”孩子们背的很熟悉。
“她在冷的夜气里,瑟缩的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一一摘抄《秋夜》
回到课文,一个"梦"字,又孩子们引出无数碰撞。
做梦的“梦”是名词!
梦见的“梦”是动词!
说梦话的“梦”是形容词!
紧接着,老师询问孩子《登泰山记》中的“半山居雾若带然”的”居”和单独一个“居”一样吗?是不是动词?
一个孩子回答“居雾”是停着的雾,是形容词。
老师总结:
中国的汉字没有语尾变化,真是方块字。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为所处的地位而不同。读文字的时候要随时留意,尤其是文言文。因为文言文用字比白话文简单,一个字弄不明白,解释上就会发生错误的。
在回家路上。一家茶店招牌"天乐居",署名的地方是"知足居士"书。茶店隔壁墙上又写着“居之安”。一处有三个"居”字,孩子们,意犹未尽,看到商店的招牌又引发讨论。
这两个部分的居,就是不同的解释。"天乐居""居"是名词,而居士的“居"是形容词,“居之安"的"居",是动词喽。
从乐华和小文的学习中,我还总结出如何做一个会听讲的孩子。
一、学习要谦虚,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
乐华细致的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分辨出有的同学讲的似是而非,有的简直错误的可笑,这就是一种独立的判断。
二、注意听老师的补充,听重点,不急于表现。
很多孩子乐于表达,喜欢表现,嘴巴总是优先耳朵,在学习中,要是能收住这一点儿,一定会是个优秀的孩子。
三、课下及时和同学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分享。
下课后,乐华和小文彼此交换笔记,把重要的互相补充,彼此所记的条数更多了。这就是合作共赢嘛!哈哈!
更让人意外的是孩子们一路走,一路注意,自己所见到的字,不论招牌,路牌,广告,标语都成为了他们探讨的内容。其实只要细心留意,生活处处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