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过程中该干的事

结论:

1.喝水,哪怕不渴

2.下一站喝能量饮料,哪怕不抽筋

3.匀速,不要突破乳酸阈值心率

4.拿水浇头

数据:

1.身体水分含量的变化

跑马拉松通常会减重0.9至1.4公斤。美国波士顿田径协会一项研究显示,跑一场马拉松,人会流3.4至6升的汗水。正因为如此,专家建议,要在跑步过程中及时喝水,确保流失的水分不超过体重的2%。厦门一家医院曾对22名厦门马拉松的参赛选手进行了一次半程临床试验。选手们赛前赛后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体重上,数据跟国外研究结果略有出入,平均每人减轻2到3公斤,厦门大学学生塔杰完赛成绩3小时31分,整整轻了3公斤。所以才有了结论1

2.身体血糖含量和微量元素的变化:

运动员开始跑的时候,血糖因不断氧化分解供能而含量下降,这是肝糖元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奔跑过程中,当肝糖元分解殆尽,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以保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这是训练有素的跑者情况,对于普通跑者来说,让血糖稳定就很重要,所以隔站要和能量饮料,让血糖稳定。同样道理,因为大量出汗,带走了我们的盐分和微量元素,所以要定期补充,能量饮料一般都含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例如钠、钾。所以才有了结论2

3.心率变化

同时,马拉松比赛时间超长,由于疲劳、大量出汗导致身体脱水、体温升高等因素,基本不太可能全程保持心率平稳,而是呈现越到比赛后程,心率越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心率漂移”,也就是说在马拉松比赛后半程,即使配速不变,心率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缓慢上升。

一位跑者参加半马的心率数据显示越到比赛后半程,心率越高

因此,你在跑马过程中,如果为了某一完赛目标而制定了自己的配速计划,如果该配速下,比赛初期你的心率就显示较高,那么比赛后半程由于“心率漂移”,势必心率更高。

而在高心率下,心脏由于收缩期和舒张期明显缩短,特别是舒张期的缩短使得心脏得不到休息,回心血量不足,这就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回心血量不足自然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这就意味着心脏拼命跳动,但其实效率已经明显降低,成强弩之末。所以设定合理的配速目标,为漂移留下余量,这样就能安全完赛。这是为什么要结论3。

4.体温变化

体温升高最重要的原因应是细胞内部能量利用率无法达到100%而导致的。身体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在细胞内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高中生物知识),然而ATP提供的能量只有一部分供给肌肉细胞收缩等,成为“有用的”能量;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细胞需要大量合成ATP供给身体运动,因此在此过程中被“浪费”转化为热能的能量也很多,导致了明显的体温上升。那为什么不会持续上升呢?是因为大量排汗,带走了热量。所以要拿水浇头,省点汗,你能跑的更快。小窍门,从头上浇下去,别搞湿鞋子,鞋子湿了会增加重量,不划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