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母亲打电话给我,问我在不在店里,等会和我侄女一起坐车过来。我突然想起,这段时间忙于店里工作,又要照顾要期末考试的儿子,虽然是住在同一个城市,我已半个多月没去看望父母亲了…
广东的冬天一向不太冷,但今年却难得遇到极寒冷的时候,听说母亲和侄女要过来,我满心欢喜,赶紧收拾店里,想着一会陪她们出去逛逛。
大概过了半小时,母亲和我侄女还有她的一位女同学来了,简单聊了几句,侄女便和同学说出去,我还在忙着手头的事,懂事的侄女特地去买了些零食送回来店里,然后出去逛街了。我边收拾边跟母亲闲聊,大约半小时,母亲说要坐车回去了。
我有些不解:“怎么刚来一会就要走啊?难得过来,我等会就陪您出去走走,去西湖看看。”
“我是想着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今天刚好婷婷放假要出来玩,我就想着过来看看你,你没什么事就好。”母亲说。
我突然感觉泪眼模糊,懊恼刚才忙着未好好跟母亲说话,没有及时放下手头的活儿,陪母亲出去转转…
母亲就说要回去,我当然不舍,赶紧劝道:“难得过来我这,才呆了一会,您这么着急回去做什么呢?”
“我回去看看菜地,得给青菜烧水了”。母亲又在惦记着地里活,真让我无可奈何。
“唉哟,明天去浇不行吗?今天就在这玩一下,晚点我安排车再送您回去。”我有点恼了,从小到大母亲总是这么的忙碌,总有忙不完的活,一年到晚,真是难得有机会跟她说话聊天的,记忆中更是极少像别的母女那样,一起挽着胳膊亲热的去逛街市。
哥哥嫂子接父母亲在城市里一起生活大概有二十年了,带孙子孙女做饭搞卫生,之前搬了几次房子,可母亲她每次都能在附近的河边空地上整几块菜地,种了各种瓜果蔬菜,不但家里不需要买青菜,她还让父亲帮忙拿到市场上去卖,实在辛苦。我和哥嫂多次劝她说,不必种那么多菜又劳累身体,拿去也卖不了几个钱,种点够自家吃的就行了。母亲口里答应着,过段时间不种了,却依旧早出晚归,我们再劝她,她说:“我现在还能做的动,你们在城市生活压力大,我可以挣点补贴家用,也攒点养老钱以后少给你们负担,还能给点孙子零花钱。”
“我来看看你就好,你要打理店里的生意,还要照顾小孩忙的很,不用陪我出去玩。”母亲说着就走了出去,她不让我给他打车,说不必多花钱,节俭的母亲就是这样,哪怕是子女的钱她也是不愿让我们多出的,她要到马路对面去坐2元的公交车。
唉,我拗不过母亲,赶紧锁好店里的玻璃门,望着母亲蹒跚背影,如今六十多岁的母亲真的是老了,小时候眼中事事雷厉风行的妈妈,曾经为家扛住苦和累的母亲,从那个历经磨难的年代和父亲一路走过来,熬过了多少的风霜雨雪,岁月不饶人,她真的变老了!
想到这,我一阵心酸,曾经年少的我立志出来奋斗一番事业,好早点分担些母亲的劳累,虽然工作以来我一直用行动在尽孝心,但后来有了自己小家庭,整天忙家庭忙孩子忙工作,各种忙忙,日子过得也并不宽裕。可能生活就是这样,人类历史长河之中,血脉亲情,母亲总是拼尽全力去完成使命。
爱心是向下的,母亲关爱着自己的子女,不管在哪里多大的年龄,她总是牵挂着放心不下。如今,我也是如此,孩子尚小不远行。
跟上她送到公交车站,母亲等了一会,看13路车还没到,不让我陪着,又催促我赶紧回去打理店里的生意。
“妈,您不用着急,我店门口挂了个联系电话的牌子,有顾客会打电话的。”我解释道。
“你看那门口现在是不是站了两个人?可能是要到店里买东西的,你快回去吧!”母亲指着对面的店铺说。
这时我手机响了,果然是顾客打来的说要看我店里的摆件,我只好回店去。
等我回店里招呼完顾客,已过了半个多小时了,再看对面的公交车站,已不见母亲的身影。此时我手机铃声又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说已到家了,不用担心。
曾年少那时的我,是非常不理解母亲为何整天如此的忙碌,甚至有过抱怨之心母亲的疏于陪伴,至今忙碌一辈子也未能停歇,到老了两鬓白发还在为儿女担心忧心,总是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这是我的母亲,固执又坚强的女人。
记得那年前我在医院生孩子,是我的母亲和孩子爸爸在门口焦急的等待,是母亲放下手里的活提前几天过来照顾我和孩子,直至一个月后我家婆从老家过来,母亲才安心回去。
长大后当我也成为了一个孩子的母亲,或许才真正理解到母亲的不易和责任,才明白了“为母则刚”的深刻意义。
愿我们的母亲安康!
今年春节又重读此文,致亲爱的母亲,愿您安康。20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