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法有很多,不过按照最近的所见,人大概分为,等得及的,和等不及的。
快与慢自古就是反义词,并且互相连通,时不时又转化。很多性格大体也是由此衍生,爱憎分明或包容万物,喜欢冒气可乐或是上品红茶,多多少少也是有联系的。再到后来,有人把这演化成了勤和懒,喜欢效率,追求精致的人,一丝不苟的活着,像个扫地机器人。懒一点的,享受生活,庸庸散散,到后来也有人称其为,世界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疑问,人的进化趋势就是更加方便更加懒,但这些事情不都是勤快的人们制造的吗?谁推动谁呢?
但这样一分为二似乎又很古板,毕竟许多人比如我,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咋呼精,小学同学录还有人留言“你真是一个开心果。”说出口有点羞。高中时候前后桌谈恋爱,每天乐此不疲帮俩人分析恋爱史。但总有一些时刻,比如现在,属于自己。非常精分的存在,记忆里又不太好,常幻想着脑顶可以生成想法提示框,然后从嘴里吐出一张便利贴,毕竟拉出来还是太恶心了。对于这时的我,开启了慢的模式,等得及一个晚上对着电脑自言自语,所以大概有时间可以挥霍的人才有懒起来的资格吧。可是等待这个标准本身讨论的空间就很大,有些人甚至无法抉择自己等得及或等不及,一直停留在等待之中。
昨天和一朋友吃火锅,想做传媒方面,投了好多的简历,也没回音,整个假期的计划仍然处于混乱之中。微博上有好多人在鸡汤放手一搏,又或者就朝着你的梦想大步前进吧此类说辞。有的人坚定的卖出了第一步,反正试一试又没什么损失,可等待本身,不意味着机会成本的流失吗?倒也是因人而异,毕竟另一个朋友选择在等通知的情况下,学习带回来的考研教材。
等待的本身是一个很中性的东西,虽然我对此厌恶至极。有人因为等待产生美好的向往,这部分人可能隐隐知道结果是光明的。又有人是被至于尴尬境地的,比如等简历消息的同学,这时候喜忧参半,或是结局不那么明朗的时候,就会心神不静,难平复。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保持着三分热度,七分等待带来的难耐,多半在结果好转的时候,也只会松一口气,等待是一个磨人的东西。
而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把决定权交给别人呢?这问题我也不太懂,会不会涉及到社会建构的事情。闲话太多,从小我就是一问题少年,这里是指的发问,不是捣蛋。很多问题我只是想问,有人告诉我最好,没人理,也是人之常情,但要自己探索,我是等不及的。
后来看到许多人,用痴迷的情话解决了很多难懂的问题。比如你问我到底选择柠檬的甜甜圈还是是草莓的?选择权过度到我这里可能也会再推给你,你选吧,你喜欢的我也喜欢。不太喜欢帮别人把控一切的事情,任何事情。在此时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而等待很难耐大概是因为,不但命运被掌控,而且还被蒙着眼睛无处安放伸出的双手,没有援助只有竞争,偏偏你又不能像选择甜甜圈一样随便说一句,爱吃不吃,毕竟对于你来说,没这口饭,更难捱。
思维跳跃真是拦不住。不愿意帮别人把控事情诶,嫌麻烦。前一阵子有一同学被人追,搞不懂是星座特型还是性格差异,我是不能忍你明知道人家对你有意思还一直无条件接受的梗,佩服这种勇气。承蒙信任同学和我说了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建议无非,没意思就别浪费人家感情,对于这我倒一直听明确,大概是因为单身久了,对于感情也不再相信会有掉馅饼的事了,对世界也是给一码还一码认真的活着。
同学也是善良型的,冥冥之中也表达过自己的立场,也不知道谁笨,还是不愿相信,一直也没个结果。直到有一天又问我,我和平常一样,就别纠缠了呗。反倒在一个月之后说,现在还不如以前,很尴尬,连眼神都不敢正面耿直相视了。心里到没滋味,就是又开始想,毕竟我们都是知道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为啥要让别人为自己的贪心买单。
后来我明白了,人和人之间没有谁比较贪心,大家在一起,都是有去有回的。有的人付出的多,有的人就得到的多。你双手捧上的更多,选择权的让渡也就更多,所以被把控的人是你,需要等别人表达心意的也是你。这世上没有什么应不应该,全都是自己个愿意,就像我偏护的那个追我同学的人,没什么好同情的,俩字,该着。
对于爱情,有的人等得起有的人等不起,能够等不是已经很幸福了吗。起码建立了某种联系,让你隐隐约约觉得你可以触碰的到。等待表白的回复,等简历的回复,等真是一个刺挠的存在。
所以今天晚上买的三养超辣火鸡面啊,为什么明天才能吃啊,这八九个小时等得好累。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知道我明天能吃,但是也说不定,没准被辣成傻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