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的日子,就这样倏忽溜过去了。
一整个周不曾早起,竟也就没有一点时间来写一写这个周。
不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果真如此。在一句话也没写的这一周,我好像什么也没有做。不曾思考,也就没有什么东西留下。
这周唯一做的一件事情,是去拍了一套写真照。
大概是从去年起,就有心想找摄影师来家里拍一套家居照片。一是为了拍自己,二是,大概是喜欢自己在家的感觉吧。
但摄影师难找。要拍家里,还得收拾、装饰,于是迟迟动弹不了。
今年生日前夕,逛大众点评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姑娘晒出来的一套写真照,非常干净。于是没作多想,便下了单。
这一拖又过去两个月。直到这周,才终于下了决心,抽了周五提前下班的时间,把这件事了了。
过程么,是些微有些尴尬的。许多年没有被摄影师拍过照,站在镜头前像个二傻子,自己毫无头绪,也不知自己想呈现何种状态,只得跟着摄影师的指示一个个排动作。
好在现在的摄影技术比二十几岁流行的影楼照好太多,摆出来的姿势虽不乏做作,但总体还算自然。
拍完就选片。这大概是事隔多年我第一次认真的,360度观察自己的脸,已经将衰老写在脸上的脸。
记不清从何时起我就不爱自拍了。大概就是从发现自拍也抹不掉脸上下垂的线条起吧。
早上照镜子的时候,我的化妆镜是一整圈LED光,均匀打在脸上,很难看到脸上的线条。
各种因素加起来,导致我虽然知晓脸已垮掉这个事实,却还心存侥幸,想着是不是某些光线或角度下才见得明显,平素看着还好。
这组照片彻底粉碎了我的幻想。当然,成片出来之后,脸上的痕迹大概是要修掉的。
但当我清楚地看到这组原片时,还是不由得重重叹了一口气。
那是非常非常清晰的,由不得我不承认的,衰老的痕迹。
能不衰老么,我已经34岁了。
32岁大概是一个坎。32岁之前,状态好的,冒充下二十五六岁毫无问题,但过了32岁,尤其是与真正二十五六岁的人站在一起的时候,那差别之明显,由不得你不承认。
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想一想跟我年纪相仿的女明星,好像也是这个理。
杨幂,赵丽颖,早两年还在演少女,这两年虽也在演——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演少女难道演大妈么———怎么看都有些勉强,尤其是演对手戏的演员特别年轻的时候。
赵丽颖搭档王一博的《有匪》,我看就很成问题。不论加多重的滤镜,也能看到王一博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
最近热播的《以少年之名》,谭松韵还要年轻几岁,但跟小她十岁的宋威龙站在一起,还是太勉强了。
跟年轻的男演员搭档,尚属幸事。若是同组的女二三号跟男演员一样的岁数,那可太糟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年纪的增长对我们普通人,总还是温和一些的。
此事别无他法。能怎么办呢。人都要老的。对我来说,最大的安慰,不过是环视一周,发现大家都同我一样,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由此有我了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三十多岁的人,总是能一眼看出自己的同龄人与二十多岁的区别。但二十多岁的人就很难区分。新来的年轻人,面对一屋子看起来二三十岁的人,总是惶惶不知所措。
同理,我也很难区分35岁到40多岁这个区间的人。恐怕在这年纪的人看来,这一点也清楚得很。
所以老话说,很多事情要亲身经历过才懂,不是没有道理。
另有一个大的安慰,是脸的衰老速度非常明显,但身体不会。
前些日子,李若彤在微博晒自己的腹肌照,脸看起来纵然比一般五十多岁的人年轻,但一眼也见得是上了年纪,但身材真真是堪比少女。
所以脸如果无法拯救——也确实无法,还可以拯救身材。当然,这需要付出极大的毅力,以及时间和力气。
从前我总觉得减不下来肥的人,都是毅力太差所致。直到这次,自己真正减了一次肥。
此前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我没有吃米面,偶尔摄入一点碳水,是土豆、紫薯一类。此外,整体热量摄入也减少了,再加上一定强度的运动。
整整三个月,只瘦掉四斤。而且这中间稍微吃两顿饱饭,体重会立刻反弹。
前几日又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书中说,80%以上的肥胖是遗传所致,这些人即使减肥瘦下来,但一旦放松,会立刻反弹。
特么的。人生真是艰难。
我又不由得再次感谢一下我的基因还不是太糟,虽然绝不是什么吃不胖的体质,起码不至于天生肥胖。
这件事带来的唯一好处是,由于节食,我对美食的热情提升了不少。
是的,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不赶deadline的时候不想追剧,不减肥的时候并没有多爱吃饭,一旦节食,我开始变得什么都想吃。
吃东西不再为了填饱肚子,而变成了一种奖赏。我犒劳自己的方式,又多了一种。
而这一种方式下,有无数的衍生。譬如我不允许自己吃精米面,在这种情形下,吃一口米饭,也是我对自己的奖励。
突然想起两周前与两个妹妹彻夜长谈的那夜。小表妹说,疫情期间,高三的她在家学习,她不喜欢,因为要一直与自己做斗争。
我淡淡说,这不要紧,以后你会发现,你的整个人生,都在持续地同自己做斗争。
她脸上浮现出惊恐的表情。
我哈哈大笑。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