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虽带着 “你应该”,但更多是一种分享,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习惯。
也许你早就听过 “思维导图”,我在高中就有了解。那时觉得它是 “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一个图。挺漂亮,不知道有啥用,但画起来应该挺麻烦” 。
大学读的是计算机。由于不爱数学编程,学习不用功,大三之前成绩在班里50%左右。这里吐糟一下。说到大学,我的体验是能把课讲清楚、讲生动的老师实在太少。隔壁网工班被某个老师教了一学期编程,实在受不住,发起了一个投票——最后那个老师过来教我们班了。
大二下期末复习,我开始尝试做思维导图(以下简称 “做图”)。信号与系统,平时上课听不懂,做图清晰很多,后来考了18/61。
到大三上学期,期末又好几门专选,数据库、网络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等等。之前的经历,我知道做图的效果。要解决好几门课,一个人比较难。考虑到自己是红+黄,我找了班里一个绿色性格的好友。我负责推动、做图,他负责互动、补充,我们可以很好的配合。
当时我们是这么做的,比如 “数据库” 这门课。
首先,把课本每个考点内容看懂,在书上做标注、摘要——当时考点有 “DBMS、DML、DDL、关系模型、SQL、E-R模型、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并发控制、恢复系统” 这些。
然后,把标注的内容、提取的摘要,做成思维导图。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做图时按照 “是什么、有哪些组成、有什么作用、怎么用” 这些问题来归纳——并且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直到所有产生的子问题都被解答。子问题的颗粒度会有一个控制;另外,不是每个点都要解答上述4个问题。
-
最后,做了整整一天,思维导图完成。不过这不是结束。我们又从头开始,顺着图,一个一个过知识点。比如下图这个知识点:
我可能会这么过,对着我的小伙伴自言自语,“数据库设计过程有4步,第1步是需求分析,blablabla,第2步是概念设计,blablabla,……第4步是物理设计,blablabla”。
数据库整图如下:
你可能已经看晕了。
这个过程确实挺累。我估算过,如果把这张图设为 “右向导图”,再适应A4宽度,打印后是7页A4纸。
过完所有知识点,又是2个小时。我们都累得不想说话。但第二天考试,那种 “题目一上来就知道是哪个知识,并且脑海中已列好一二三四点” 的感觉,简直不能更爽!
数据库课程与隔壁班一起考,我取得的成绩是18/105。其他两门课,我们也有做图。我的成绩,网络安全技术 14/59、电子商务安全 4/59。这3个课程一学期我几乎没上过课(这是不好的)。一起做图的小伙伴,他的成绩——数据库 28/105、网络安全技术 14/59、电子商务安全 2/59。
大三这一年我们都拿到三等奖学金,学渣的春天。聊到那段经历,他说 “做图那一天,比上一学期课学的还多” 、“之前很混乱,做图后一切都清晰了” ——我也这么觉得。
做图学习有哪些作用,它为什么有效,我的体会如下。
1、促进专注
你也许有这样的体验:看书或听课,一段时间后各种原因会走神。我们知道,专注对学习效率有巨大影响。虽说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但当你带着 “我要做图总结” 的动机,学习的过程就要弄清楚——我在学什么、有哪些组成、有什么作用、怎么用——等问题。带着问题和目标学习,无形中会让你更加专注。
2、促使你思考、理解知识
如上所述,想弄清楚 “是什么、有哪些组成、有什么作用、怎么用” 这些问题,则要在书本、课程中寻找答案。原本学习过程可能浑浑噩噩,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头脑却没思考。现在有了问题和目标,就不得不思考、理解作者在表达什么了。
3、缓存思维,理清逻辑
人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是在黑暗中打着电筒往前走。每一步推导都将我们往前挪一小步,然而电筒的光亮能照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我们走了几步发现后面又黑了。想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想到某个分支上去就忘了另一个分支,我们常常想着想着就想岔了,想岔了也就罢了,问题是一旦想岔了太远,就很难回到当初岔开的地方了。
有时候,我们是如此努力地试图一下就走出很远,同时又老是怕忘记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和重要结论,结果意识的微光就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打转,始终无法往前走出很远。
而将思维过程记录下来,则给了我们完全的回溯自己的思维轨迹的可能。
同样,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思考、理解。但我们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过了一个临界点,前面的思考和理解将被边缘化。如果没有缓存,再次回忆成本较高,且会有较多损失。
做图把思考、理解记下来,可以提供思维缓存,降低回忆成本和损失。同时,大脑缓存被释放,我们有更多空间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4、有更好全局观,便于补充/关联知识
当知识被缓存,逻辑被理清,我们大脑思维释放。对着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从全局角度看整本书、整个课程的内容。
另外,一本书、一个课程、一位作者,往往有Ta的局限。当继续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原先的思维导图就是我们已有的板图,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已有架构、内容,拓展新的分支——由于新知识与旧板图有诸多联系,这种学习方式会更全面、更高效。
5、大大加深记忆
一个被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是: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个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
前文备战期末考就是一个例子。做图的过程,我们经历了学习、思考、理解、制作等步骤(做图时往往会用自己的语言提炼、总结);另外,思维导图本身可以具备各种形状、颜色等特征。这些会给知识的回忆,提供丰富的线索——进而大大加深记忆。
6、便于高效回顾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久了难免淡忘。思维导图是一个缓存,是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如果做得足够好,我们可以不经历重新学习——只要回顾当初留下的图,就能想起绝大部分关键知识。
我自己的体验,做图可能要注意一些问题。
1、不是照搬,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比如看书,如果做图时只是把目录、大纲搬过来,摘出书中一些段落、内容,上面提到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2、每一个节点,用词尽量简短、清晰
节点内容过长,不利于理解、记忆、回顾;每一个节点的用词,最好斟酌一下。必须长篇的内容,可放到备注中。
3、节点深度、层级关系,需要考虑
上面第2点是针对单个节点。当有很多节点时,一是纵向要考虑做到第几级——按照核心主题、一级主题、二级、三级、……,我自己最深是做到第十级主题(当然,这个深度是非常细节了,只有用时才会翻到)。这个需要自己斟酌,确定纵向深度。二是横向要考虑一致性——其他同级主题,它们子主题的深度,每一层子主题的颗粒度,前后需一致。
4、图的结构,可以选择
我一般选逻辑图(向右),看用途与个人喜好。
5、样式可以自定义,做成模板更高效
样式模板,在 xMind 中叫做“风格”。xMind 自带多个风格,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定义,让思维导图更漂亮。
6、多用快捷键,xMind 我常用如下
F2 重命名
F3 标签
F4 备注
F6 下钻
Insert 子主题
Enter 同级主题
Delete 删除
Shift+Enter 上方同级主题
Shift+8 全部展开
/ 全部收起
Ctrl+滚轮/-/+ 缩放
Ctrl+1~6 优先级
Ctrl+Enter 父主题
Ctrl+] 概要
7、软件选择
我用过 MindManager (MM) 与 xMind
MM使用了2年多,之前一直挺顺。最近几个重要的图无故损坏,一打开软件就崩。尝试百度的解决方案,均无果。于是开始了解 xMind,开源、免费,Pro版收费但有破解。xMind 能打开 MM 文件,虽然有一些兼容问题,咬咬牙还是转移了阵地。目前已使用1个多月,修改/新建了十几个图。
与 MM 相比,我觉得 xMind 有几点不足:
- 比较大的图,同时打开太多,xMind 会失去响应。这一点我用 MM 没出现过;
- 我之前习惯将图片保存在 “备注” 中(MM是叫 “便笺”),xMind 备注中图片无法调整大小,MM 则可以。目前我是将图片保存在 “下钻” 中,作为自由节点;
- 插入父主题(选中某个子主题后,Ctrl+Enter)比较常用,但 xMind 无法一次选中多个主题来执行。
当然 xMind 有更多优点,知乎上有详细对比。
入门的话,看 xMind 软件 “帮助” 就足够。
最后,放几张我做的图。只是学习总结,不代表我已掌握。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