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表达
A: 我们看电影吧。B: 好呀。
A: 你会参加派对吗?B: 当然了。
A: 我们晚上叫披萨吧。B:好,我同意。
今天的词都是“我同意”系列,可以回答别人的邀请。说真,娱乐活动,还是有人作伴比较有意思。尤其逛街看到“第二份半价”,这种感觉更强烈。
A: Let's watch a movie. B: I'm game
A: 我们看电影吧。B: 好呀。
有时候一个人看电影,沉入于故事中,是种享受。但是情感的东西总是想和另一个人分享。发弹幕就能营造出一种一群人在看电影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觉得别人的评论比电影本身还精彩。两个人看电影,即使没有办法说话,偶尔交换一个眼神,也能心领神会,让体会到的情感加倍。一群人看电影,就有一种很热闹的感觉,比如一群人看鬼片。之前舍友们放假的时候,都会聚在一起看鬼片,那种氛围比鬼片本身要精彩。一个人的情不自禁的地喊起来,身边的人的情绪就会被完全调动起来。一边大叫,一边埋怨第一个大声喊的人。她们在看鬼片,我在看她们。
A: Are you coming to the party?B: You bet.
A: 你会参加派对吗?B: 当然了。
看美剧的时候,发现美国人的聚会特别多,除了生日,婚礼,还有一些别的聚会。一群邻居可能聚在街上一起聚会,演奏音乐,互相拜访,参加街道聚会。人们为将要出生的宝宝举办派对,朋友会带着礼物前来参加。大家走来走去,聊天,谈话,或者跳舞。而我们的聚会一般都是围坐在桌子上吃东西,讲话一般也是很身边的人。或许,我们下次也可以尝试一下外国人的做法,可以不停地换位置。
其实,有时候特别想不通为什么很多事情都要在吃饭的时候谈,哪怕彼此不认识。最尴尬的莫过于一群不太认识的人一起吃饭,桌子上零星几个毕竟善于交际的说着话,剩下的人矜持地吃着饭,因为不太认识,一边看着菜,一边想着怎么吃会让自己看着更加有礼貌,白白浪费了一桌子好菜。其实,吃饭时一种享受的事情,就应该和好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如果有一个场所,能为不太认识的人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又不会尴尬,可以代替饭局的方式,那就再好不过了。
A: Let's get pizza for dinner.B: I second that.
A: 我们晚上叫披萨吧。B:好,我同意。
外卖就像一阵风,感觉突然一下子就流行了。记得大一的时候,不想出去买饭,还只是让舍友带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美团开始盛行,宅在宿舍,也可以点外卖。每到饭点,楼下都会停着送外卖的车。也经常能听到,“您的外卖到楼下了”这句话。甚至有一次十点的时候,还看到有人在送外卖。我不太喜欢定外卖的原因是,外卖提供的选择太多,选择时候的纠结改过了我吃美食的欲望,所以我宁愿下楼买。
看老友记的时候,他们经常点外卖,而老友记是23年前的电影。而在中国,外卖是最近几年的产物,突然想,如果知道外国有什么新的概念,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并进行本土化,说不定可以成为另一个领域的“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