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为止。” 工作五年后,在孩子两岁的时,我重新步入学校攻读教育硕士,开启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新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我体会到仅靠学科知识是支撑不了永久的讲台;作为母亲,我也感受到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国家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长期坚守在一线的教师,怎能不学习,学习和阅读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加入新网师源于朋友的邀约,我所工作的学校给年轻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很高兴有这次机会能进入新网师学习。初步对新网师的了解,是一群热爱阅读、勤奋好学的老师们的聚集地,他们进行啃读、写作、交流实践,用榜样的力量一批带动着一批,认识教育、学会阅读、大胆写作、创新实践。
教育的初心
整理这几天的培训内容,再次重温于似芳、周娟、方娇艳、郭小琴、穆勒滚等老师的学习经验分享,朴实的文字让我切实体会到她们作为最普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持久的热爱。于似芳老师提到我们教育的初心,应该是服务于孩子,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点亮自己,照亮别人。这句话点醒了我,以往我总是站在我们的立场去想,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而这种意义上“教”的内容是死板的,只有设定好内容(也就是简单的备课)想方设法用各种形式传递给他们。而“服务”这个词不一样,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受益,可以是有偿或无偿的。服务学生、服务孩子就是要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他们需要我们教授什么,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或水平来服务他们,让他们受益。我们常说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实好的教育最直接最初的受益者就是读书时期的孩子,我们应该服务于孩子,让他们真正受益。
学习目标
学会啃读
周娟、方娇艳老师对她们在新网师学习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打卡—啃读—导图—作业—听课,干货满满,只要认真和坚持就会有收获。在啃读部分,她告诉了我们阅读的五大误区,分别是:不重视阅读;浅阅读;不会读;知行分离和缺乏长久沉浸。要学会啃读就需要做到五个层次:
第一层,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重点概念或关键句子、段落;
第二层次,在书页的页眉、页脚等空白处写下阅读心得、疑惑、随想等,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批注;
第三层次,读完一章后,不断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内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将文本内容结构化;
第四层次,针对文本的核心概念和关键内容,或者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或者查询其他资料,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
第五层次,阅读文章后,能写出一篇内容综述,或者阅读心得。
反观我的阅读,书挺多的,杂且乱。平时强撑起阅读书本的习惯,以为纸张文字性的东西能加上印象,却不曾想到自己的阅读一直都停留在浅阅读,虽然会进行思考,但却并不是深度学习。我的阅读还只是停留在第一层,偶尔会标注些自己的想法,但却从未更深入下去。啃读这种阅读方法是要我们提炼、总结,带入自己的思想进行阅读。期盼自己能在新网师,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培养啃读的习惯、提高啃读的能力。清楚认识到什么是啃读,便下定决定要坚持,可思维导图和写作我觉得更为困难。
学画思维导图
以前的阅读学习大多都是只是划线、作标注,这几天培训期间初写思维导图,才发觉导图的作用可以让书本里的知识更连贯、更清晰,跟朋友交流过我的思维导图后,发现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文字过多没有提炼,线条比较杂乱导图不够清晰等。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仍然会深入学习教师们所讲的思维导图的技巧和方法,并将其用于我阅读操练中。
学会写作
写作,是我的硬伤。于似芳、周娟、方娇艳、郭小琴、穆勒滚老师们的开学培训课都谈到了打卡写作,在详细了解深度学习后,写作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相比口语来说,书面语更是内心深处的思维。如何写好一篇文章,换句话说,写好一篇文章需要什么,其实就是要具备思维能力。从读书起,老师们都说语文靠得是积累,写作需要多看多记。从读书到工作,我就没学会如何写作。高中阶段还喜欢写随便、写诗,可是我的文字依旧的平淡没有深意。在新网师的学习,我们要进行啃读、做思维导图、相互交流,在写作前已经将我们是思维厘清,无论需不需要再进行润色,都将会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在新网师每门课都有打卡任务、作业任务,用任务驱动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学习。
我们是“共同体”
每天晚上的培训都会按时进入学习,让我感触最深是郭小琴和智静两位老师的 “我要上学”。郭老师温柔的声音提到了一个词“共同体”。正好前几天翻看到了温格的“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指并不是因为任务或工作的需要,或是社会团体、专业群体所组织起来的,但却包含了明确的社会实践、共同的愿望、共享的信念”。我现在就加入了这么一个共同体,一起共读、参与课程、分享成果、为着自己热爱的事业终身学习。教育是一项持久的事业,需要教师有坚定的信念。我却在一直迷茫。我是糊里糊涂的加入教育这个行业,记得第一次督导评课时以为我是师范专业毕业的,事实上我并不是。没有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让我的课程教学太过单调。刚工作时,没有前辈带领,简简单单听了几堂课就一直都是独自摸索着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我一直认为群体无论在哪里都很重要,大学毕业后,这种群体就从我身边消失了。大多数是女教师都在忙于家庭,下班就回家,我也不例外,家里忙的时候也会想着跟她们一样,平平淡淡。但是这样的日子显然并不充实。好在近几年认识了一些非常认真努力学习的老师。这才知道了,原来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没有去发现她们,而不是她们没有来带动我。我开始找寻我缺失的东西,能够加入新网师也要多谢了她们。加入新网师的这几天也让我感受到周围有一群积极、认真、坚持学习的老师们,加入了这样的共同体,我怎么能不去努力呢,无论结果如何,相信我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功利性色彩越来越浓,教育功利性也日益严重。近几年关于教师的师德问题引起了社会轩然大波。在我看来,如今教师大多难以静下心去阅读基本教育著作,很少去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全面提升教育理念,学会学习、坚持阅读,不忘初心,用优质的教育去服务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