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oading kids with high expectations and micromanaging their lives at every turn, parents aren't actually helping. At least, that's how Julie Lythcott-Haims sees it. With passion and wry humor, the former Dean of Freshmen at Stanford makes the case for parents to stop defining their children's success via grades and test scores. Instead, she says, they should focus on providing the oldest idea of all: unconditional love.
演讲者如此定义了孩子的童年,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像是有一个checklist,每完成其中的一项,家长打个大勾。这种情况下的孩子,能够在父母的关照下,完美地成长。父母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他们设立了详尽的目标。要上哪所大学,哪个专业,甚至哪个班级,一切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那么父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首相必须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希望他们能够成功,另外一部分,也不可否认有父母希望炫耀攀比的心理在作祟。由于这种心理过于强烈,每天孩子放学回家,父母最关心的事情便是今天考试成绩如何,有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有没有参与各种竞赛等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的价值观发生歪曲。孩子会认为成绩是他们的价值所在。显然,这种价值观是完全不对的。
那么,我们需要如何调整呢?难道对孩子不闻不问,就随孩子自由发展?显然不是。我们想要强调的便是希望家长能够用unconditional love去关怀自己的孩子。即不管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在校表现如何,你都能对他/她表现出相同的爱。因为并不是进入特定学校,特定专业,甚至特定班级的孩子才会幸福,从社区学校、公立学校等毕业的学生每天幸福快乐的大有人在。
爱,不要那么功利。爱,不要太多目的化。
孩童时期过度关爱的后果,便是等孩子成年后,他不知道该如何做出自主选择,如何成为一个“有自己喜欢事物”的人,如何总是充满动力,对未来的不确定抱有憧憬。
牵手是爱,紧抓不是。放手是爱,硬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