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说,成年后的种种行为、性格、人格,都能从童年经历中找到根因。心理学中的催眠治疗,也常常通过催眠患者,唤醒其记忆深处潜藏的儿时经历,从而找到焦虑、抑郁或者其他生心理问题的病因。有许多人以为,童年一定等于美好;童年就是拍着手、摇着脑袋高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童年,意味着我们在炎夏里嬉笑着追逐,吃冰棍、看动画片;回忆里的童年,色彩是明亮的,天总是蓝色的,白云朵朵,画面里全是艳阳天。
事实上,人的记忆会因为多次口述而改变,也许父母的强调,也许老师反复的说起,也许是电视和电影里的画面植入,这些都让我们忘记了潜藏的记忆,忘记了童年回忆里灰色的部分,而这一部分,恰恰是我们成年后许多症结所在。
看过《橘子不是唯一水果》的人都熟悉这位作者,无论第一印象是什么,肯定都多少觉得她与众不同吧。这本《我很快乐,不必正常》倒是像一本心理自剖书籍,作者的许多童年经历直接导致她成年后的心病,这点我不奇怪,让我吃惊的是,她竟然恨养母。
我原以为(确实生活阅历有限,太过于想当然),所谓生母不及养母大,养父母何错之有?抛弃子女的父母必然不对,养父母可是拯救了一个生命啊。这当然是从小深受传统道德论荼毒的思想,从而忽视了一点:人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施恩的结果并不一定得到感激,被抛弃后也不一定生恨。
某知名导演说过,在最高级的影片里,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这句话也道出了生活的真谛,一个人真正的心理。所以,虽然温特森太太收养了差点在路边冻死的作者,但她并不觉得养母多好,甚至一直恨着养母,试图挣脱,反复表明自己多么不喜欢这个家庭。对此,估计所有中国人都接受不了。我们从小被教导“生母不及养母大”。对于作者的仇恨,我一开始也觉得无法理解,感觉她彻头彻尾一个白眼狼。可是走进作者童年的经历后,我才发现,原来被收养的孩子也应该有其需要争取的权益,应该被爱被好好照顾,而不是因为曾被抛弃,就必须常怀感恩的心,承受一切。
温特森太太对作者无疑是不好的。大冷天赶她出家门,从不给她家门钥匙,自己还经常丢下家人跑出去,失踪数日,绝对算不上称职的母亲。在作者写书成名后,她不但没有夸奖鼓励,反而觉得羞耻。这一切,作者在后来找到了答案:原本婚姻生活就不幸福,得到的领养孩子不是原来希望的男孩,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放在一个普通家庭,对亲生孩子尚且会造成影响,何况是敏感多疑、对自身来历极为在乎的领养孩子?所幸在经历了寻找生母之事后,作者忽然发现,过去经历的一切无法抹去,爱也好恨也罢,这些感受和过往的片段交织在一起,竟构建了她们之间的感情,那些不好的、痛苦的、哪怕极少欢乐的独特的过往,造筑了一个家。所幸,作者最后发现,自己距离生母很遥远,而那个她始终憎恨的温特森太太,才是她回忆的全部。当她听见生母说养母的不是时,她竟然不乐意了,因为那是只有她才可以憎恨的母亲,容不得别人说。多么矛盾复杂却无比真实的情感。
看到这里,我的忧虑消除了。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于父母的打骂,有的孩子一下就忘记,有的孩子却恨了许久,这与亲生抑或领养根本无关。“爱恨交织”是每个孩子对父母的感受。曾经给你爱,却又控制你、摧毁你梦想的人,正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会在乎你、对你交出全部真心的人。作者不过脱去华丽的我们熟悉的冠冕堂皇的话语,道出了最真实的人生真相。
我们确实无需双眼泪汪汪地呼喊“对父母好一点,可怜天下父母心!”无需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永远无条件顺从。因为那是某些节目煽情的戏码,是电影催泪的手段。生活是真实、丝毫不矫情的。正是过往几十年里和父母的各种“斗争”与“厮杀”,才让我们与父母之间有着无法隔断的浓浓情感;正是因为我们有时候让他们开怀大笑,有时候让他们担心哭泣,才交织成我们共同的厚重的回忆。我们对父母最深的爱,根本无法抹去。有笑,有泪,有孝顺,有叛逆,这才是我们共同珍视的回忆,才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