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多问
领导孩子产生想法,意义和感受,要比向孩子发号施令(即便态度友好)更有作用。如果和孩子讨论其错误行为,没有引出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并不是因为需要诉诸更强大的惩罚手段,而是因为我们说的太多了。
或许我们忙于让孩子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没有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
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家长,要多倾听,少解释。
安大略湖的一位父亲曾写信告诉我,一天,他四岁的女儿从学校带回了一大包零食。
[她将他们扔在客厅的地板上,把地板弄得一片狼藉。我让她把零食都装进书包,并且放在桌子上,她拒绝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对我权威的挑战。她“没有服从”我。那么我就应该惩罚他,否则他今后就不会听我的话。(然而相反)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想把它们收拾好?”
她回答道“因为我想吃”。
问题就这么解决了。我要说的只是把它们都装进书包以后你仍然可以吃,我只是想让客厅干净一点。
他立即将零食装进书包,并放在了桌子上。]
一般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根源。 意识到孩子的所需。
例:2到3岁儿童常常因为他们正处于从婴儿期向儿童期的艰难过渡而“闹”。
他们正挣扎于自由独立的诱惑,有能力尝试新鲜事物的权利,同时还要应付不受欢迎的限制,对其意志的考验。他们渴望得到比之前更多的自主权——有时连他们都无法控制的自主权。
他们还会害怕脱离(和反对)家长。
在这个骚动期里,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将焦点放在设限和控制上的家长。
有时某些令人烦恼的行为出现的原因只适用于某个特定孩子或特定情境。
当孩子年龄太小,还不足以解释那些原因时,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无法理解那些原因时。
我们就必须将所有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情况的线索拼凑起来。
儿子阿萨三岁时脾气变得很坏。而且很黏人。我们意识到,这可能与保姆的离开有关。保姆从阿萨出生开始,就一直帮忙照顾他,阿萨的悲伤可能还不仅仅是因为保姆。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怀疑,这是不是意味着妈妈和爸爸有一天也会突然消失?
仅仅告诉他,别闹了,是无效的。也会让阿萨产生挫败感。
当孩子年龄大到足以向我们解释其为何不高兴或生气时。问题就变成了他们对于向我们坦承原因,是否感到足够安全?
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这种安全感。不加评判的倾听,确保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因为告诉我们他们做了什么,而惹来麻烦。或者因他们的感受而受到指责。
我这样说话不是因为我是一个相对主义者,认为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正当的,不能加以评判。
我这样说话是因为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认识到,为了解决问题,你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害怕被评判的人一定会更不愿敞开心灵和你沟通。
因而你也就越不容易得到能够理解问题根源所需的必要信息。
所以重视这条原则——少说多问——有助于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配偶,管理者或朋友。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类型的“问”都同样有效。
反问句就毫无意义。
他本意不在真正引发孩子深思熟虑的反应:“你和别人说话时为什么不看着对方?”
更加糟糕的是带正确答案的问题。意图不是让孩子反思,而仅仅是让孩子猜想你所寻求的反应是什么:“你刚撞到了妹妹,你认为你该对她说什么?”
在列举了几个这样“无济于事的问题”之后。
育儿专家巴巴拉·克罗塞指出,在提问之前,你可以“问自己为何要这样问”。
揭露自己的动机,可以指引我们认清某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去问。
提示:当我们不能完全确定孩子会怎么回答,以及做好准备,接纳不止一个的反应时,所提的问题最有可能带来好处。
有时我们最好能避免说话或询问。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感觉自己有义务要说点什么。即使最好的建议是保持沉默。
有时当孩子非常悲伤时,儿童心理学家阿里西亚·雷伯曼建议道:“只是一言不发地留在孩子身边,就是对孩子感受的尊重。拥抱和爱抚(如果孩子接受)数表达的感受要比语言更好。实际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会在晚些时候发挥作用。”
显然,何时说话以及何时隐忍并没有诀窍。
我们处理孩子的不快,愤怒,以及不恰当行为时。有时说的太多,偶尔又说的太少,而大多数时候在说废话。
不过总的来说。“少说多问”的原则比较有用,应用得当,它可以帮助我们变得对孩子更热情,更支持。
以下是解读部分。
少说,多听原则
少说就是少说讲道理的话。(因为……,所以……。所以为了……,以后就不要再……了)
重复的话。(快点快点,忙一圈回来又来一遍,快点快点)
马后炮的话。(叫你不要……你偏要……现在好了吧,你自己负责!)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成熟男人一天需要说2000个词语,成熟女人一天需要说7000个词语。
一个妈妈2/3的话都在孩子这说完了。
我们有说这么多话的需求,可是孩子没有准备听这么多话的需求。
我们只能把话转给除孩子以外的人,这样能解决双方的需求。
孩子对语言输入有一个的拐点。
3岁以前你说的越多越好。
3岁以后就可以逐渐减少数量,增加质量了。
3岁以后是孩子施展拳脚的时候。
他们增加了一个技能。
从体悟中获取知识和事物的规律。
这里的增加质量指的是你的语言中要有更多的新鲜感,他没听过的。不理解的词语。
时常冒出一些新词,成语,古诗,歇后语,典故。
增加他的词汇量,也有助于他向你诉说的时候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你“倾听”的效率。
还有一个方面是准确精简。
例:和我妈妈讲话时。他会这样说:“门关上,脱鞋穿上,去洗手”
同时发出多个指令,我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先做哪个?
我愣了一下,然后他又重复一遍“快点关门,穿拖鞋,洗手。”
对于年幼的孩子,一次只发一个指令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会搅乱他们的思维。
我妈还有一种话束是
她:帮我拿一下那个
我:什么啊?
她:地瓜粉
我:在哪里?
她:就在哪上面
我:这个?
她:不是,罐子旁边。
常常是我对着琳琅满目的柜子翻找半天。
最后我找到后说:你就不能直接说在第二层柜子上吗?
不知道我的思维混乱是不是这个引起的?[捂脸][捂脸]
少说的重点就在“听”上。
要做个合格的倾听者。
1.先学会不去评判对方。
2.要有从细小线索中找到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3.要做好准备,接纳出乎你意料的答案。
“听”与“问”
听是倾听,不打断,不否定,不过度反应。
问是问原因,问细节,问感受。以及适当的时候不问。
例:某天检查孩子作业发现。“竹”字。她写竖时没有勾。
我让他订正,
她:那天老师叫我在黑板上写生字,我写竹字,忘记写勾了。(咦!说起班级,正好可以了解一下班级里的事[呲牙])
我:哇,老师,还请你到黑板上写字啊,老师为什么会请你?
她:那天我脖子伸的长长的,老师就请我了。
我:哦,你像长颈鹿一样啊,呵呵!
用粉笔写字是什么感觉?
(用幽默的方式让她觉得被老师请到是很荣幸的事。)
她:手上粉粉的写完我还拍了拍手就下去了。(问感觉)
我:有没有觉得自己像小老师一样?(放大他对老师这个角色的体验,去同理老师这个角色)
她:嗯,我写字都比较大,其他同学写的都很小。
我:哦,其他同学也写过,老师,是不是每次听写都会叫一个人上去写呢。(确定他们班的教学模式)
她:是啊,我是错的,最少的。就错了一个竹子,还有一个是写的不好看,不算错,就是写的不好看。
我:你们一共写几个词?
她:六个
我:那其他同学错几个呢?错六个?(通过一问一答,了解他在班里的学习水平,以及班里其他人的学习情况)
她:没有啦!
我:五个?
她:不是。
我:四个?
她:嗯,大概两三个这样。
我:哦,你才错一个半真的挺少啊。
(忽略他的小毛病,只要改正了,就不是错误)
她:跟你说啊,我们班谁谁最坏了,他老是弄人家。(话锋一转)
我:他这么坏呀。
(话题有点跑偏了,但继续认真听下去)
她:是啊,有一次用脚来绊我,疼死我了。
(虽然刚才偏题了,但又得到了新的信息,她和班上同学的相处情况)
我:那你反击啊!
她:怎么反击我都痛死了,没力气反击了。
(尊重她的处事方法)
经过几个问题下来,对她的学校的情况,和老师的关系,及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有所了解了,总体还是不错的,这样也有助于我该如何辅导她的作业,以及老师的着重点在哪?她的弱势在哪。就一目了然了。
今天孩子玩游戏,我告诉她吃饭前要关机,他说你到时候提醒我,又说:妈妈,你很辛苦,你不要说那么多话。你就“嘿”一下就行了。我就知道了。
好好好,你去玩吧。
身为一个妈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包办、唠叨、焦虑的人。
我能做的是时时觉察自己 刻意练习,怀揣着活出轻松自在的自己,为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