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坐在庙宇的台阶上,一边上吃着冰冷的午餐,一边在一本已经磨得破旧的速写本上仔细地画着庙宇的一个不起眼的门把。画完后,他看看表,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靠在巨大的石头台阶上,专心看了起来。
安藤出生在大阪,从小由祖母带大。祖母的房子是在一个著名的木匠和手工艺人的街区。小安藤常常逃学,在工厂一待就是一整天,看着工匠们把木头和石头变成一个个漂亮、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小安藤在学校里一直是个中下的学生。他祖母似乎并不在乎他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他做人守信非常严格。高二的那一年,学校组织去东京游玩。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安藤的一生。在东京旅行的时候,安藤参观了建于1923年的东京帝国酒店,酒店由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宏伟的金字塔形的外观,古代玛雅装饰纹样的细节,这位建筑大师的顶峰之作对这个高中生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无法用语言描述。那天起,安藤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建筑师。
高中毕业后,成绩平平、家境贫寒的安藤没能上大学念建筑,而成为了一个长途卡车司机。安藤开着卡车运货,走遍几乎全日本的各个城市。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参观、研究当地的庙宇和著名建筑。同时通过函授学大学建筑课程,开车休息时,挤出时间阅读大量的建筑书籍和著作——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四年后,安藤开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但是没有人会雇佣一个连建筑学校都没有上过的前卡车司机。安藤拿着自己设计的图纸找到每一个招标的公司和个人,不厌其烦地诉说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细节,没有人理他,安藤依旧顽固地坚持诉说。当所有的声音都安静下来,最后只有他沙哑、低沉的嗓音喋喋不休地描绘着他心目中的设计。两年后,终于在他的家乡大阪,有人同意让他设计一个小小的住宅——住吉的长屋。
住吉的长屋是个两层的混凝土建筑,楼房的表面用清水混凝土的浅灰色凸显长方形、深色的门,自然光从屋顶照射进来,和混凝土形成强烈对比的软木的墙壁和楼梯承接和反射着日光,纵横的线条让狭小的空间变得宽阔和磅礴。住吉的长屋获得巨大的成功,最后得了日本建筑学会的年度奖,也奠定了安藤的独特的设计风格:日本传统设计的简约和西方设计的环境理念的巧妙结合,强烈的反差:光与影,轻与重,纵与横,凸显的建筑与自然的背景融为一体。
除了设计住宅,安藤在世界各地设计了各种大型建筑: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教堂和庙宇。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感谢朱辉在分享他所知道的纽约的过程中,用穿插介绍的方式让我了解到安藤忠雄的一些背景资料。这些是在我前段时间去佛山的和美术馆时不知道的。近期在考虑去上海的震旦博物馆,听说是安藤在中国承接的第一个博物馆改建项目。矗立于黄浦江畔的文化宝盒,也是安藤在改建博物馆时的设计理念。期待去“泡”馆,还有五楼的咖啡厅,正如安藤希望的那样——坐在那里去看对岸百年的外滩历史,然后体验自己活着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