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寒假余额真不足了,面对每一节具体的课堂,做好各方面的大致规划,实在重要。不妨按照每天的“日常”,想想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大致成个序列,虽只是框架,但有框架,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行动。
每天的“日常”有哪些?
晨读,课堂,午读,放学,作业安排,班级管理,家教合作等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区区20分钟,天天积累下来,了不得。掰着手指头,算个账,一日20分钟,一周七天,140分钟,一月560分钟,一学期2240分钟,也就是37小时,利用好了,价值也就有了。
有时,事与违愿,晨读无规划,想起什么做什么,或者临时抱佛脚,逮住一本算一本,时间花了,效益不见。明确了问题,就需要尝试解决,也许解决办法不够灵光,很多事,做着做着,就会了,就通了。
说说自己的晨读,本学期还是延续上学期的“小古文课堂”,尽可能好的完成朱文君编写的《小古文100篇》(下)。这个“更好”应该体现在环节更清晰,读写更结合,学生有点小展示等三个方面。20分钟,时间有限,集中在熟读和背诵上。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小古文怎么学?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
基本环节:
1.熟读。
2.粗知大意。
3.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意。
4.根据小古文的“表现形式”,每篇确定一点,针对性写一点。
5.背诵。
当然,20分钟太短,短的,依据上面的环节;长的,难的,要么两个晨读,要么去掉写的环节。熟读背诵,是根本!
接下来,对第一单元的五篇小古文做逐一准备,准备个大致思路,实际上晨读时,不慌不忙,有的放矢。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熟读。
2.粗知大意。歇,散。颓,落山。欲界,人间。与,欣赏。
3.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意。(动与静)
4.利用或化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写身边的景。(三句即可)
5.背诵。
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1.熟读。
2.粗知大意。姊妹,姐妹。陌,路。
3.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意。
4.续写:或(),();或(),()。
5.背诵。
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览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1.熟读。
2.粗知大意。飞英蘸波,花与微波嬉闹。列锦铺绣,路面铺锦绣。
3.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意。(比喻)
4.续写:用上相同句式和词句,描写春天。(几句就行)
5.背诵。
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熟读。
2.粗知大意。
3.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意。(场面)
4.杨万里古诗一首。
5.背诵。
湖心亭看雪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熟读。
2.粗知大意。
3.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意。(白描)
4.尝试同白描写个物。(举例说明)如白描大师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中的文字——
深蓝的天空中挂出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5.背诵。
五篇,大致这样,需要六七个课时,一周多一些的时间,有了先期的规划,后面的课也许就会游刃有余,时间余出来,可以做更多好玩有趣有价值的事情。
晨读来了,准备好了吗?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