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恐惧

朋友说,他没有畏惧过死亡,直到有了自己的家。

好像我也是。

畏惧生病,畏惧死亡,畏惧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也畏惧家里人生病,畏惧失去。

可是没想到这些畏惧与忧虑会带来焦虑,甚至可以说是焦虑症。

从高度近视开始,我就开始隔三差五畏惧某一天视网膜脱落,然后成瞎子。所以我在运动方面一直小心翼翼,渐渐地就开始不运动。高度近视有个现象就是,视网膜在渐渐变性,再加上玻璃体浑浊,造成了眼前飘着的黑影跟闪光感。医生很早就教会了我一个词 - 共存。

和这些不可逆转的现象共存,和时不时冒出来的担忧共存。

我是在跟它们共存,但是每天都在忧虑。

当然除了高度近视带来的恐惧感以外,其他还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缺损,慢性盆腔炎,肠胃炎,颈椎病带来的这里痛那里痛的胡思乱想。

我父亲是肺癌去世。看着他最后的时光,是那样痛苦与无助。我总不可避免代入性思考那种折磨,然后愈发恐惧疾病。

有了孩子后,体会到孩子陪伴的幸福,体会到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更是患得患失。总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幸福,总害怕失去。

我不知道这些担忧是否源于自己内向的性格,所有的这些恐惧带来了另外一个副作用 - 就是焦虑症的一些躯体反应,比如失眠,心脏早搏,耳鸣,头晕。

看了一本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至少我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这些担忧与情感是相通的。包括心理医生本人也是。我不是个体。我们能做的就是识别它,正视它,然后让它顺其自然。

我想跟自己说,毋需为将来未发生的事情担忧。总有一天会走到终点,而到最后却忘了享受过程。与其那样,不如在一切未发生的时候,忘却担忧与掌控欲,先好好享受当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