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还记得有这么一部动画片,名字叫《没头脑和不高兴》吗?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老片。主人公是二个小孩,一个名叫“没头脑”,从小做事丢三落四,上学路上不是丢帽子就是丢书包。画个画,签字还写反了。另一个叫“不高兴”,一开口总这拉长音的三个字“不—高—兴!”。“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超级任性。
为了提醒他们改正错误,片中让他们经历长大后的景象。问他们长大了想干啥?“没头脑”说想当工程师,“不高兴”说当个演员。结果“没头脑”成了工程师,设计的千层少年宫,少画一层成999层不说,而且开张后,问题来了:要进少年宫,得拿着被褥铺盖,带着雨伞去,因为喷水池变成水帘洞,楼里没电梯,往楼顶看戏您得往返一个月!最后还是小孩子们给“没头脑”想了个办法,用滑轮把他吊到楼顶上。
好不容易到楼上看戏,楼上的戏正热闹呢!“不高兴”长大成演员了,今天表演《武松打虎》,可是“不高兴”扮演的老虎“不高兴”了!在台上武松打虎打不死老虎,老虎还追着大家满地跑,一不小心从楼上滚下来,摔了个鼻青脸肿。他们俩终于清醒下来,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于是俩人又变回小学二年级的模样。
这个故事简单吧?呵呵。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非常经典的一部作品,简笔画配上中国戏曲元素,武松打虎的桥段,音乐和动作简单朴实,让人一听就会随着节奏哼起来,看这个片子总会让我感觉到简单的快乐。
昨晚跟老婆谈心,谈到她对我的发现时,我头脑中突然蹦出了这部儿时动画片的名字。用“没头脑”和“不高兴”代指自我的智商和情商状况,简直太贴切了。当我觉得脑子不够用,学东西慢,感觉有点笨,不自信有自卑的时候,我就像片中是“没头脑”,当我任由个性和情绪支配,不开心、不快乐、不自在的时候,那就是活脱脱的“不高兴”呀。有时候自己状态真的很差,没准还是“没头脑”+“不高兴”的效果呢!
往高级点活,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有头脑”、“很高兴”,有智商,也有情商,人看上去就特别聪明,却又非常讨人喜欢,无疑这些人是幸运的一群。智商高低本来就是一道坎,而聪明到智慧本身就更差一大截。更毋庸多言那些具备时刻拥有清醒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在物质和精神的变幻过程中拥有“自醒”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快速的“识别情绪”,面对悲伤和困难知道如何“整理情绪”这些情商修炼了。培养情商就像练内功,是一个持久累积、缓慢爆发的过程,并且不着痕迹,更无可能一蹴而就,得慢慢养。
即便是这样,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只要他有意愿去发现自己、看见自己,有完善自己的驱动,假以时日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不断自我修剪、自我矫正、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完善自己。要相信这种自我改变的力量,是上帝美好的祝福。圣经里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创世记1:27 和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