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版“鸿门宴”——《掠夺萨宾妇女》
“鸿门宴”这个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那大家知道罗马版本的“鸿门宴”吗?
据说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慕路斯在建立了罗马城后,因为罗马城里充斥着大量的“单身狗”,所以为了改变罗马城里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罗慕路斯做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讳的决定。
他邀请了居住在罗马城附近的萨宾人参加祭祀活动,由于祭祀神灵的日子禁止战斗,所以萨宾人毫无防备的来到罗马,参加祭祀,但正当祭祀活动到高潮时,罗慕路斯竟然出人意料的下令,让罗马士兵偷袭年轻的萨宾女子,萨宾族的战士手无寸铁,只能带着自己的妻小及老人仓皇逃离。
事后,萨宾族的战士,要求罗慕路斯将萨宾少女送回,但罗慕路斯拒绝了,并且未婚的他还娶了一名萨宾少女。萨宾族的战士感觉受到欺骗和羞辱,拿起武器就重回罗马,然而此时的萨宾少女已经与罗马人生儿育女,对罗马人有了感情。
在罗马人和萨宾人决战前,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萨宾少女无法忍受丈夫或者父亲兄弟的阵亡,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来到战场,最终阻止了双方的“火并”。
这就是罗马鸿门宴的故事。
这个故事常常被画家搬上画布,鲁本斯、普桑、科尔托纳、大卫、毕加索等人都曾以罗马版“鸿门宴”为题材创作过具有各自风格的作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一、鲁本斯版《掠夺萨宾妇女》
彼得·保罗·鲁本斯,17世纪的佛兰德斯画家,早期巴洛克画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运动感的结构,并通过这种结构来描绘宏大的场景。
在鲁本斯笔下,萨宾部落的女人和小孩聚集在左侧,突然遭遇变故,显得十分惊慌,几个罗马士兵看到这些女人,就像饿狼一样扑上前去。在画面中间,一名罗马将领左手抱着一个,右手还死死的拽着一名萨宾女人的裙摆,地上的老妇人抱着自己女儿的腿苦苦哀求。右边一名骑着马的骑士正与一个男人争抢一名萨宾女人,不知道是不是见色起意,内讧了。越过人群,我们可以依稀看到罗马万神殿的圆顶,还有前面的一道拱门。画中的人物虽多,却不显得凌乱,用两条线将画面构成数个空间,将错综复杂的画面,安排得井井有条。前后人物也遵循近大远小的规律。
色调上离我们最近的两个罗马士兵身着酒红色的战袍,为了不显得突兀,加一点暗调子。整体上用暖色调,线条较为粗旷。对肌肉刻画的较为细致,画面呈现出一种力量感。右上角还有一人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
二、普桑版《掠夺萨宾妇女》
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象征。常在画中控制自己的情感,让画面表现的更统一和谐。
普桑创作过两幅《掠夺萨宾妇女》,第一幅创作于1634-1635年,画面比较简洁,另一由创作于1637-1638年间,画面比较杂乱。
整体看,没有太大的不同,最多就是色调上变化了一下,人物画了很多,但没有重点,过于“散了”,画家自己也不满意。
三、科尔托纳版《掠夺萨宾妇女》
彼得罗·达·科尔托纳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雕塑家、建筑家和画家,科尔托纳是意大利巴洛克鼎盛时期的奠基人之一。
科尔托纳的《掠夺萨宾妇女》对女性的刻画更加深入,一看到这幅画,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那个被人横抱而起,悬在空中,挥舞双臂的萨宾妇女。她疯狂狰扎,试图从罗马士兵魔爪中挣脱出来。
在这个女人的后面,可以看到一个老父亲在保护自己上身赤裸的女儿,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罗马士兵的拳头。
右边的建筑物可能是罗马万神殿。
画面的左后部分,一个罗马指挥官坐在建筑物高处的椅子上,穿着红色大氅,他坐下的士兵在和他说着什么,可能是在向他请示。
四、大卫版《掠夺萨宾妇女》
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
大卫与前几位画家不同,他的着手点是萨宾妇女不愿见到罗马人和萨宾人继续厮杀,为了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经与她们成婚的罗马人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幼儿奔到战场上来阻止这场厮杀。
画面中最醒目的是身着白纱的妇女,将双手展开,让双方分开。身后一名妇女挥动双臂示意,请求双方停战,旁边一名带头巾的黄衣女子站在高台上将自己的孩子高高举起,孩子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受到惊吓,哭泣起来。
白纱的妇女的右手边一名妇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抱着自己丈夫的大腿百般祈求,虽然丈夫没有看她,但内心早就想休兵罢战,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手中的宝剑也垂了下来。
左手边面容衰老的妇人看着自己的儿子,自己年老体衰,无力阻止儿子,只要用眼神请求他。
另外一名年轻的妇人,用手虚扶着孩子,无力的坐在地上,眼神一片茫然,前面的孩子还在嬉戏打闹,浑然不知身处在龙潭虎穴。
五、毕加索版《掠夺萨宾妇女》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毕加索也画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罗马人掠夺萨宾妇女的,画中有一匹白马,可能是罗马士兵为了掠夺萨宾妇女,从马上下来。
白马的右边,一名罗马士兵抱着一名萨宾妇女显得洋洋得意。马的下边,一具尸体静静地躺在地上,可能是萨宾族人在保护自己的妻女时,不幸被罗马士兵那剑刺死。
画面的右边,一名罗马士兵左手持盾,右手持剑,高高站立,与矮小的其他人形成强烈反差,一名萨宾妇女趴在在他身前,仰着头惊慌的看着他。
画面的中后部,寥寥几笔概括的就是罗马万神殿。
毕加索画的第二个版本和大卫一样,也是萨宾妇女不愿见到罗马人和萨宾人继续厮杀,为了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经与她们成婚的罗马人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幼儿奔到战场上来阻止这场厮杀。
只不过毕加索画的更抽象一点,人物也更少一点,可能是为了偷懒!
在毕加索笔下,萨宾骑士和罗马士兵在互相厮杀,萨宾妇女身体崎岖的躺在地上,她的孩子跪在上面,张开双手可能是想抱抱他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