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不夸张地说,中国从此才有了后来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那个年代,仿佛有一种魔力。明明一穷二白,却散发着战天斗地的豪情;明明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却培育出那般充盈的精神世界。
——“中央调你回来,是让你搞原子弹。”
——“我不会啊。”
——“我会吗?美国佬会,苏联老大哥也会。可是他们啊,不会白白送给你。”
于是,一批刚从抗美援朝战场出生入死奏凯旋的将士们,还没有来得及荣归故里报平安,就转身又投入另一个战场——在茫茫戈壁滩上开辟核试验基地。
恶劣的自然环境,薄弱的技术基础,落后的计算条件……苍白的文字如此轻描淡写,而真实的历史却如此深沉厚重。
我们看到,即使忍饥挨饿也不落下工期的战士们;我们看到,边啃着馒头边不停歇地拨打着算盘的科研人员;我们看到,放弃国外优渥条件而甘愿隐姓埋名的归国科学家……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也是吾辈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