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我就一个感受太现实,现实了。主人公聂志远作为一个高知分子,他都有面对的现实、生存空间以及钱的问题都是现在我们这个阶段要面对或者即将面对的事情。小说以平平淡淡的口吻叙述着生活中真切发生的事,让读者感同身受。小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聂志远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还是坚持自己的底线。在读博面对找工作的事,他拉不下面子找以前比他还差的蒙天舒帮忙,他觉得是很没自尊的事。可是为了生存他没有办法,生活要过,可这些的基础是他有个稳定的工作才能过得下去。其实想想,坚守心中对学术的研究有用吗?在面对现实生存空间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折腰。想想我自己来读研究生的原因,真的是为了想读书而来到大学深造吗?认真想想好像真的不是这么一回事,我既不想做学问,也不是很想读书看文献写论文。真正的原因也是为了逃避吧。不像小说中聂志远真正喜欢做学问,他不会打理人情事故,拉关系,更不想低头去求谁谁帮忙,这是他坚守自己的最后的底线。
说实话,在看的过程中其实我也被同化了,我觉得知识分子的学问并没有什么作用,关系才是硬道理,这是个拼爹的世道,你有关系你就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往上爬。有些人一生下就是有基础,有条件,接触的环境就不同。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看着聂志远有实力却还是不如他的老同学蒙天舒,我看着就很气。因为我时常想我在这读书真的有用吗?那些早早出来工作的同学什么都有了,我却还是一张白纸,我比他们就落后了。但是后来看到聂志远还是坚持自我的底线,靠自己评上了教授,心里还是有些安慰。至少努力了还是有些些回报,可能我们不能拼爹,但还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毕竟总有出头之日。
第二点,我每次看到聂志远不想拉关系网,但身边的人都在这么做,他却不得不做时,有拉不下面子和人打交道,求人。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有时候出现问题,我总认为很难解决,就不想干。让自己总打退堂鼓,不敢去做,没有什么勇气。比如说考研复试,那时候国家分数线已经出来了,我的分数比国家分数线高出了一分,那个时候很忐忑,想着进不了复试,和朋友聊天,她劝我问问学姐,我第一想法是怎么找,找不到。我完全还没有去做就已经否定自己了。时常觉得自己这样很唾弃,但一直在舒适圈中,已经很难走出来了。
第三点,在看小说的过程中,我的金钱观又加重了,聂志远面对娶老婆、买房子、养孩子、发期刊等等用钱的地方,才发现钱在现代社会真的很重要,清高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的,虽然有时候真的很看不起用关系搞来的权力金钱,但不得不说有关系还是让人很羡慕,不仅仅是看到他们拥有了,而且是毫不费力的拥有了,这才叫人嫉妒。最起码聂志远他有才情和实力,他想用实力力争上游,虽很难,但他还是上去了,可是我呢,一没满腹的知识,二没情商,三不能靠爹。现在想想还有好多书没看,好多论文没写。真的笨鸟难上天。
志存高远的聂志远有着独立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志以曹雪芹、王阳明、老子、孔子等历史伟大人物为学问楷模,开扩学术视野,在历史上有所建树,可现实的种种让他陷入困境。其大学同学梦天舒,学问平平,擅长投机取巧,因为选对了导师,考研差十几分照样被录取;“借鉴”聂志远的论文内容,也能通过运作获得全国的“优秀博士论文”;在学术研讨会各种巴结名人,密织关系网,30岁就当上副院长,权力很大。看小说他和聂志远交流时,总让人感觉他真的很会投机取巧,而且对人也不真诚,有时候说是帮忙,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就很势力,这也许是职场中常见的人吧。
在看小说中,对我影响很大的几句话:
世界上应该却应该不了的事太多了。
对于错的分野是不存在的,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理论是灰色的。
自我生存这么现实,现实到像阳台的菱角,坚硬、冰冷、粗糙。
时代变了,你不与时俱进,就会边缘化。而边缘化的结果,就是一无所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雄关漫道真如铁)
努力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也并不是努力就有结果。
这几个句子都很悲观,看看这也许也是我悲观的想法。我时常跟人比较,但一认真就发现我真的很自卑,总感觉自己什么擅长的都没有,连勇气这种在我身上也找不到。我常常看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或者有点用但作用的时间不长,只是给自己当时一个心里安慰,看到别人特别是同龄人很出风采,我就很嫉妒,为什么我自己不可以这样,难道我很差?这样反问自己没有结果,但时时会这样做罢了。有没有用我自己也不知道。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小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坦言,这本书对于生活的表达几乎是零距离的,每个细节几乎都是生活中发生过的,其素材大体来源于几个方面:亲生经历,旁观到的,听同行说的。所以说在开始读的时候我就以为这部书是作者的自传。
这部作品致力于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叙事,真切表现了中国高校教师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小说通过描述历史学博士聂志远二十年生活历程,探讨了当代知识分子在生活中的价值犹豫和徘徊。通过凡人琐事表现了当代生活中精神命题:生活空间和学术的利弊权衡。在直面生活真相的同时,作者并未停留在单纯的批判层面,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追问,并以历史上文化英雄为价值取向,试图在平庸的生活中注入理想的光芒。
阎真在该书封面上那句心灵独白:“钱与权,这是时代的巨型话语,它们不动声色,但都坚定地展现着自身那巨轮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市场话语的力量,是当下所有的凡夫俗子面对生活本身所展示出来的物质的力量。但是,这种物质的力量是不是能够摧毁个体的精神坚守?聂志远,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我”,用一直以来的痛苦坚守和心灵煎熬,为自己赢得“活着”的尊严。也给了无数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泥沼中看到了良知的微光和前行的力量。学问的力量是有的,是厚积薄发的,人们是可以看到你研究的学问的好坏,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定要遵守地球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市场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不是将人类控制的。
这部小说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直面人生的勇气,更在于它在直面中思考,并尖锐的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勾勒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精神图像,引起人们对自身庸碌生活的质疑,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良知被迫让位于欲望,但并不代表良知已经泯灭,小说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生存是绝对命令,良知也是绝对命令。当这两个绝对碰撞在一起,就必须回答,哪个绝对更加绝对。”这是每个读者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与莎士比亚那句“生存还是死亡”有着一样的锐度和力度。
阎真的这部小说还直面社会一些层面存在的潜规则与学术生态的阴暗面,以锋利的笔触触及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在大学里“活着最好”的常常不是像聂志远这样有理想有良知的人,而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分子。这些人极为聪明,人格分裂,能够利用一切机会,把“功夫在诗外”的戏演的淋漓尽致。阎真的书写并不仅局限于暴露短处上,更多的聚焦到以聂志远为代表的一群人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活的真实况味。这些人虽然也屈服现实,但内心深处始终保有一丝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向往,始终不忘良心和梦想。在阎真看来,只要良心和梦想存在,就会设法找到一种力量不甘沉沦,战胜困境,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