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十首:第一至第三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宋词第一期:张先《天仙子》

今天,我们开始研读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宋词。

宋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因为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所以也被称为乐府、长短句等。它发源于梁代,在唐代成型,并在宋代发展到极致,与唐诗争奇斗艳,并称为双绝,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北宋早期词人张先的《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xǐng)。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说过其中最经典的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今浙江湖州吴兴人,曾任安陆县知县,与欧阳修、苏轼等都有交往。他因为词句精致工整而享誉词坛。《古今诗话》中记载:有客人称张先说,因为您的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人们都称您为张三中。张先却不以为然,并反问,那为什么大家不叫我“张三影”呢?“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可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创作呢。于是,后人开始称呼他为“张三影”。而“三影”中最为世人所称赞,也最有名气的,就是这句“云破月来花弄影”。

人们常说,“诗言志,歌咏言”。如果说唐诗还背负着作者对于美好政治的理想、经世致用的抱负,那么宋词则更多关照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书写着词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乐。这首《天仙子》,就记录了张先喝酒、听曲、哀思、观景的各种小细节,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都十分贴近。

张先说他拿着酒杯听《水调歌头》的曲子,本来是想借听歌来排解忧愁,却不想一觉醒来到了下午,尽管醉意消除了,但心中的愁意却并没有减少。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大概也是一样吧,有的人工作不顺,有的人遭遇情感挫折。安静的人,选择在家喝点小酒,一个人静静躺着听听手机里的曲子。不管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还是王菲的天籁之音,似乎都能照进心灵,讲述我们的伟大与渺小、欢乐与哀愁。热闹的人,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聚会,似乎只有觥筹交错的欢乐,才能为我们驱赶那挥之不去的寂寞与哀伤。

无论是哪种人,最后往往也和词人一样,在曲终人散时发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最难过的是,在自己的抑郁徘徊中,青春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就像春天那样短暂。

可是,生活总还是处处充满着转机。张仙夜晚一个人来到池边沙岸上散步,当明月穿破云层,当晚风吹动花枝,他便看到了花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摇曳生姿,于是写下了这句词坛千古留名的锦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样的景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因为风大夜深,大多数人在此时已经睡去。于是词人的感慨又进一步生发:他想到一场狂风过后,明天这条小路上该是落红无数了吧。就像我们遗失的青春,都曾经那样光彩照人,却被时光的疾风吹落,片片散落于无人问津的小径。

这首词里,张仙把自己临老伤春的情怀写得缠绵悱恻,跌宕生姿。尤其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一个“弄”字,传递出暮春时节伤春哀思中的一缕生机,韵致高绝。人们爱上这句词,大概就是因为,不管时光如何飞逝、也不管心中如何忧愁,只要还能看到这“弄影”的生机,就知道我们依旧鲜活着。哪怕在暮年,你觉得整个世界已经离你而去,你似乎不再有价值,也不再被关注,可是一轮月、一枝花,就能让你重新看到这个世界的希望。春天短暂易逝,但四季轮回更替不断,人生总有意外的惊喜和美丽。

希望今晚的节目能带给你一些正能量,让你精神饱满地投入明天的工作。

贾鹏芳专辑《月》中的《Slient Moon》

宋词第二期:晏殊《清平乐》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首北宋词人晏殊的词《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在宋词作者中,晏殊大概是身份地位最高的一类人,曾高居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晏殊字同叔,生于公元991年,卒于1055年,因为谥号为元献,因此世人也称他为晏元献。他在词坛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晏欧”,现有《珠玉词》存世。

晏殊在宋代,就是我们父母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天赋异禀,5岁被冠以“神童”称号,14岁和数千名考生一同参加殿试时,被皇帝当场赐同进士出身。更有趣的是,在随后的考试中,晏殊竟然主动向皇帝上奏说,考题都已经做过了,希望皇帝换题目来测试他。

殿试的耿直或许可以归结为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后来的经历表明,晏殊骨子里还有一股质朴之气。当时许多朝臣士大夫在朝中办完事后,都会流连于饮宴欢会、市楼酒馆,唯独晏殊在家和兄弟们读书学习。皇帝因此钦点他为太子讲官。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晏殊又一次直愣愣地告诉皇帝:我其实不是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而已。我要是有了钱,也会出去宴饮的。这样的坦诚,似乎透漏着一股傻劲儿,可正是这种带傻劲儿的坦诚和出众的才华,让他深得皇帝的欣赏与喜爱,后来被重点培养,一路官至宰相。

了解了晏殊的辉煌人生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首词中明明满是凄凉的意象,如坠落的梧桐叶,衰残的紫薇、朱槿,以及凛凛的秋寒等,却让人感受到富贵闲雅之气。

梧桐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但是每位词人创造的词境却不同。温庭筠在《更漏子》中这样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乌夜啼》中也写过梧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晏殊笔下的梧桐,只是金风细细中缓缓坠落,是大自然的春生秋落,平淡幽细、自然徐缓。所谓哀而不伤,大抵如此。

这首词中有三个古典用词:金风、绿酒、银屏。金风是指秋风,因为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而秋天属金,所以秋风也被称为金风。绿酒,是古代的一种土法酿酒,因为酒色呈现黄绿色,所以被称为绿酒。五代南唐冯延巳的《长命女》中也提到过这一意象,说是“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银屏则是屏风上有云母石等物镶嵌的屏风,因为洁白如银,因此被称为银屏,有时也叫云屏。

微微秋风细细吹拂,一片又一片的梧桐叶飘然坠下。词人初尝香醇绿酒便已陶醉,在精致的小窗前一枕酣睡,直至第二天天明。醒来时发现,窗外的紫薇和朱槿已经在秋寒里残败,只有斜阳依旧映照着楼阁栏杆。想到此时已经是燕子南归的季节,难怪昨晚镶银的屏风已经开始微微发寒。

词中客观的初秋物象,都是哀伤之境,可是词人的主观情感却含而不露,只是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丝含蓄的忧愁,平淡幽细、自然温婉。叶嘉莹在《大晏词的欣赏》中说:在这一首词中,既找不到中国诗人所一贯共有的伤离怨别、叹老悲穷的感伤,也找不到晏殊所特有的情中有思的思致。在这一首词中,它所表现的,只是在闲适的生活中的一种优美而纤细的诗人的感觉。

总体而言,晏殊的大部分词,既有花间遗韵,典雅流丽,又能在华丽的辞藻和伤春悲秋的柔情以外,导宋词之先路,透漏出一种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开启了北宋婉约词风,为宋词的早期发展做了重要的探索工作,因此被尊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希望今晚的节目能带给你一丝宁静与舒缓,让你在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能像晏殊一样,感受到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龚一、罗守诚《琴箫引》中的《良宵引》

李祥霆《古琴艺术》中的《忆故人》

宋词第三期:晏殊《踏莎行》

今天继续和你分享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词——《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这个词牌名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唐诗中的“踏莎行草过春溪”,也有人认为是宋初宰相寇准在早春宴客时自己撰写的乐府词。莎(suō)是指莎草,踏莎,就是踏青。清明节前后,中国古人往往都会有一些踏青活动。晏殊这首词虽然与踏青的关联不那么紧密,但描写的依旧是春景。

词的上阙,他描绘了春天小草上的烟霭、花蕊上的露珠,却又嵌入人的“愁”与“怯”,将人景合二为一,表达自己的伤春情怀。“凭栏”远眺的词人细致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春景,不论是眼前的花草,还是深院中双飞的海燕,都是让他“销魂”的所在。花草有情,海燕成双,可是词人自己,却是孤身一人,满满都是深微幽隐、绵绵无尽的情思。

如果凭栏自哀还只是简单的惜春之情的话,回到房间后“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就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心底的离别之苦。《古诗十九首》写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李商隐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论是宽大的衣服,还是烧残的蕙草熏香,都寄予着离别相思之意。可是天长路远,非人力所能阻拦。因此无论怎样消磨,都无法改变失落者的无可奈何。

你看那杨柳柔条随风摆动,婀娜多姿,可这多情缠绵的垂柳,终究也不过是空惹春风罢了,又有哪一根柔条能把要走的行人留住呢?《诗经·采薇》里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晏殊在此刻,大概也有类似的心情与联想吧!

何人不曾凭栏远眺,何人不曾看尽风雨,看那花,看那草,看遍这大千世界,可是又有多少人跟晏殊一样,看到那春霭中细草的忧愁、小花的寒怯,还有那寂静无人的深院中,双飞的海燕。也许这种细腻幽深的感触,正是宋词婉约词中最打动人的地方。不过,身为宰相的晏殊还是比其他人多了一点克制。

比起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秦观的“天涯旧恨,金炉小篆香”,晏殊“带缓罗衣,香残蕙炷”的爱恨就显得那么不明显、不激动,只是纤细、幽致、敏锐的感受罢了。晏殊有着词人最敏锐的洞察力,却也有着政治家的觉醒与克制,懂得时刻隐藏自己的情绪与哀思,所以词风显得高远深厚、含蓄蕴藉。

晏殊还有另一首《蝶恋花》,与这首词异曲同工,都是以景写人,描述离别之苦,只是这一次,他写的是秋景: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晏殊作为宰相,其境界之高远、目标之远大,自然远胜于常人。所以在王国维看来,要成就大事业,首先就要有晏殊这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目标与方向,因为只有在高楼上,你才能“一览众山小”,只有“望尽天涯路”,你才知道自己要走的究竟是哪条路,而你此时又在什么位置。如此之后,才是执着不悔的追求与暮然回首的从容。

希望今晚的节目能带给你哀而不伤的人生思考,让你在晏殊的细腻与克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并坚定不移、自信从容的走下去。愿每一个人都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风潮唱片《灵气》

李孔元古琴曲集《净瓶》中的《春晓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928评论 6 50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748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282评论 0 35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65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101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55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521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41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931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53评论 3 3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91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73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529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74评论 0 23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88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91评论 3 37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73评论 2 35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522评论 0 5
  • 第二批开始了。同样是十首词。分别属于九位词人,九个词牌。来自两个朝代,即南唐和宋。 另外存了一点小私心,最爱苏轼的...
    叶初夏阅读 3,426评论 18 62
  •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
    纷享达人阅读 3,269评论 0 4
  • 豪放词 以"豪放"论词,始于苏轼。他的词皆写得境界壮阔,气势恢弘,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豪...
    汉唐雄风阅读 5,392评论 0 2
  • 经典宋词100首 闲暇读诵 修身养性 经典宋词100首 闲暇读诵 修身养性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
    汉唐雄风阅读 2,796评论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