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简书已经写作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来,我从刚开始的新鲜、喜悦到逐渐适应,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步伐和节奏,到现在已经写了五万多字,虽然没有写出爆文,但也能感觉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和收获。
简书是一个对初学写作者十分有帮助的平台,写作者可以借助简书平台在短时间内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长,避免走很多弯路。而且,简书是一个十分讲究积累的平台,任何写作者要在这个平台上有所收获,必须要不断去写,不断去积累,才能找到自己的特长,找准自己的定位。
写作的第一个收获,是重新认识写作的意义。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最开始的不知写什么、逻辑混乱,到现在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中间自己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随着自己写的数量不断增加,自己的内心逐渐充实,感觉每一天都过得挺有意义。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会特别在意阅读量、粉丝数、点赞数,每写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希望有人评论、有人喜欢,希望能通过专题,能被编辑推荐上首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找准自己的定位似乎更为迫切,写作最终靠的,是自己的文化沉淀,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积累,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喜好是什么,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素材和优势。
有人可能会认为,写作是一门技术活,语法的修饰、辞藻的华丽、句式的运用,都是一篇好文章必须的要素。以前我也觉得,只要会遣词造句,就可以写出好文章。但一个多月的写作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写作拼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认识高度,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思考的深度,始终是吊不起读者的胃口的。
写作的第二个收获,是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前虽然也学习,但没有针对性和强化措施,读到哪算哪。自从开始写作后,我明白了写作是一个输入与输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没有高质量的输入,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所以,我开始读自己以前没有读懂的书,如《外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等哲学书籍,《史记》《鲁迅文集》《余秋雨散文》等文学类书籍,学习经济学、哲学、教育学等以前略懂皮毛的理论知识,学习各种公众号上面的优秀文章,而且开始深度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以前读书的时候没有的。
随着写作的锻炼,自己在读书时也注意方式方法,不再是以前囫囵吞枣式地读书,也不再追求数量与趣味,而是会做一些摘抄、记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会反复研究,试图搞懂这些问题。对于书上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些新鲜做法,自己也会去试一试,摸索一下别人的经验。
写作的第三个收获,是促使自己开始探索和尝试。
最近自己学习了两款应用软件:思维导图和有道云笔记,以前在写作时,没有思路、没有素材,这段时间自己探索了一下,感觉这两款软件对于写作帮助非常大,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理顺自己的写作思路,有道云笔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保存搜索的素材等等,感觉像是长了一堆翅膀,有了有力的助手。
写作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当你读到别人的文章时,你会反思为什么会这么写?会去有意识地查看有些写家的文章,从中不断去学习、去提高,这对于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自己的水平会在对比与反思中不断提升。
最后,自己年初定的写作目标,我还是会坚持一如既往地写下去,也希望各位写作的朋友能坚持下去,看到胜利的曙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