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思考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5章思考
文章摘要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诉诸权威,本质上源自人们对确定的渴求。面对未知,我们希望有人清晰解答;面对争议,我们希望有人能够一锤定音。可我们总是无法如愿。其实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
人们对逻辑学习的忽视,以及对自己在逻辑上的欠缺少有自知之明,并非今天才如此,而是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就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获得的感知
我们的大脑总是不喜欢思考,这是由我们百万年来的人类进化基因决定的。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温饱而奋斗,如果进行理性思考的话,大脑的消耗能量是大大地增加。为了生存,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大脑是先下意识地按照节省能量的感性认知来思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自己的思考
我们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就像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所述,我们的大脑思考是系统1和系统2来做决策的,也就是感性思考和理性思考,我们究竟是什么是调用系统1,什么时候调用系统2,特别是进行理性思考,调用系统2,进行独立思考,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刻意练习,经过训练,后天是可以习得的。我们不能把思考交给别人,自己拒绝独立思考,这样会让我们自己的大脑反而退化,要明白大脑是用进废退。
自己的行动
要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就是要进行逻辑训练,了解我们常犯的认知谬误,如有限注意偏差、代表性偏差、叙述谬误、自利性偏差、羊群效应、信息幻觉、证实偏见、框架效应、结果偏见、认知失调、自我归因谬误、事后归因谬误等等,用逻辑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当然,我们是要勤于思考,而不是事事思考,不能事事讲逻辑,那样我们 的大脑也会适应不了,我们自己也会陷入崩溃,因为我们的基因决定我们是尽量不用脑的。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将逐渐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占据更大的平台,通过学习思考后,将会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镜像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