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本文整理自去年在Scalers成长会行业论坛分享的文字稿。


几乎每一次大地震之后--“几乎”二字显得有些多余--网络上都会有各路所谓的“专家学者”、“民间高手”声称自己早在几天之前就预报了地震,如今地震发生表明自己预报成功。为什么民间都能做的地震预报,地震有关部门以及地震学者却表示无能为力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这次分享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预报是什么,地震预报的几个标志性的案例,以及目前地震学界对地震预报所持的主流观点,还有地震预报为什么难,难在哪里,最后我们聊一聊房间流传的一些地震谣言以及我们怎么去识别谣言。

一.什么是地震预报

说到地震预报,首先我们要知道地震预报是什么。

关于预报,我们可以参考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天气预报。时间、地点、事件这种三要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具体到地震预报,当然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多大震级的地震。如果是3级的地震,那我就理都不理;如果是8级的我可能就要跑了。这三要素当然是最重要的。更详细的话还应该有震源深度,就是发震部位的深度,震源越深当然地表破坏程度就会越小,等等其他的一些参数。

地震预报的依据、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就是说地震前发生的一些与地震相关的异常现象。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动物异常。关于动物异常我们后面会做详细的介绍。还有一个是地震地质资料的分析。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对一个地区的地质资料,地质背景,构造资料掌握程度很高的基础上的。在这种基础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推测。再有就是统计规律。统计规律就是利用历史地震的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统计学规律,比如说周期性,推测潜在的地震。

另外呢,地震预报分为对十年、几十年以后地震预测的长期预报;对三五年之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推测的中期预报;以及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天气预报这种形式的临震预报。临震预报也是我们最需要,最希望能够做到的,当然也是最难的。

了解地震预报的基本概念,我们就来看看地震预报的历史上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

二.地震预报的案例分析

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三个地震预报的案例。分别是地震预报历史上经典的1975年我国对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和美国地质调查局80s中期开始的为期近20年的帕克菲尔德地震实验,以及最近的2015年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的相关讨论。

1.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

对于现在的大众来说,海城地震,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了。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地震。地震就发生在下图我们看到的红色圆圈那里。那么这次地震是如何预报的呢?

海城地震震中

1974年底到1975年初辽宁的地震监测台网在海城,营口这一带观测到数据有异常(这算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地震前兆吧)。国家地震局的地震专家也分析认为辽东半岛一带可能会有较大的地震发生(这算是地震地质分析)。这两方面的结果不谋而合(算是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果)。而这还不足以准备预报地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在2月4日7.3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几天里,当地已经有一系列的5级左右的地震发生。当时的经济条件,一系列5级地震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结合种种迹象,有关部门做出了人员撤离的指示。而7.3级的大地震就在人员撤离后的十几个小时之内发生了。

这次地震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相比唐山7.6级24万人死亡,汶川8.0级6万多死亡。可见这次预报对于减少人员伤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如果没有预报,预计死亡人数将超过10万。

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美国组织了学者团来访,交流地震预报的有关经验。美国地震专家的看法是,这次预报虽然成功了,但是内在的物理机制并不明确,有点像是撞大运。即便是这样,这次预报也给了地震学界极大的鼓舞,各国都对地震预报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和信心。

于是就有了我们接下来要讲到的帕克菲尔德地震实验。

2.帕克菲尔德地震实验

帕克菲尔德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州中部的非常小的小镇子。下图红色圆圈就是帕克菲尔德所在地。帕克菲尔德坐落在圣安德鲁斯大断层上,这条断层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汇处。而美国的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条断层上。帕克菲尔德恰好处在断层的正上方。

帕克菲尔德

帕克菲尔德呢是一个当年只有30多个人的小镇子。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30多个人。从卫星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到,这只是一个方圆几百米的小镇子。地图上能看到这里有个咖啡馆,Parkfield Café. 咖啡馆的这块牌子上还写着一排字”Earthquake Capital of The World”,世界地震之都。

Parkfield Café

这块路牌是竖在断层上的,上面写着圣安德鲁斯断层,以及告诉你正在进入太平洋板块。沿着这个方向走过去,就从美洲板块进入了太平洋板块。试想,你可以在这里喝一杯咖啡,然后出去溜个圈,顺便脚踩两大板块玩儿,想想也是蛮任性的。

板块交汇处的路牌

当然,这项研究是地点选在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看下图是是帕克菲尔德发生过的历史地震。从有记录以来,1857年,1881年,1901年,1922年,1934年,1966年都有地震发生。而且这些地震的震级都是6级左右。不难发现这一组地震发生的年份,好像有点规律在里面。你会很容易发现每次地震都是间隔20年左右。看到这个规律很容易就会让人想到1966年的20年后可能还会有地震发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推测。很容易想得到。

帕克菲尔德历史6级地震

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这是这个有仪器记录以来的三次地震,也就是距当时最近的1922,1934,1966年的地震是仪器记录下的地震波形图。上图黑色是1922年的波形,红色是1934年的波形;下图黑色是1922年的波形,红色是1966年的波形。不难发现这几次地震的波形相似度非常高,尤其上1922和1934年的波形,几乎是一样的。地震学家认为,这种高度相似的波形表明,这几次地震应由同一破裂引起。

仪器记录的东西向运动

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出这里地震的平均间隔是22年。据此,地震科学家大胆推测,认为下一次地震应该在1988年前后到来,最晚也应该在1993年到来。于是,从1985年开始,这个30多人小镇子涌进了100多位地震科学家,布设了大量的仪器来观测形变,位移,应力等等的变化。目的就是要验证推测,并通过仪器的监测发现地震来临前的蛛丝马迹,获取地震前兆,并且预报地震。

实验的结果是,1988年安然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地震没有来……

1989年……

1990年……

……

一直到推测的时间窗口的最后一年,1993年也悄然过去了,意料中的地震还是没有来。94年,95年仍然没有。

这个时候很多地震科学家的信心出现了动摇。认为人们之前对地震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所建立的地震模型也是错误的。对地震的研究越深入约没有头绪。

而对地震预报的态度也从之前的信心满满到逐渐分化为,认为地震可以预报和认为地震不可预报。这两种争辩得很激烈。

1997年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地震不可预报》(Earthquakes cannot be predicted)的文章。文章认为,第一,之前总结的地震前兆都不可靠。都是事后回顾性的,事前缺乏严格的论证。第二,现行的经验预报方法不可行。日本的地震预报频频误报,这种误报甚至加剧了95年阪神地震的伤亡和损失。第三,物理实质决定了不可预报。地震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没有办法做出预报。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组织临界性,这是一个物理学上是概念。1987年北大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以及两位外国物理学家提出。

关于自组织临界性有一个经典的模型的叫做沙堆模型(Sandpile Model)。 这个模型是说让沙子一粒一粒落在桌上,形成逐渐增高的一小堆,借助计算机模拟精确地计算每在沙堆顶部落置一粒沙会连带多少沙粒移动; 初始阶段,落下的沙粒对沙堆整体影响很小; 然而当沙堆增高到一定程度,沙堆处于一种临界的状态时,即表面的沙粒只是刚好能呆住。再落下一粒沙却可能导致整个沙堆发生坍塌。 由此提出一种“自组织临界”(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的理论; 沙堆一达到“临界”状态,只要有一粒沙滚落,都无法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也许只有很少沙粒会滑落,或也许一个很小面积的沙粒滑落正好导致一场连锁反应。

SandpileModel

The model is a cellular automaton. In its original formulation, each site on a finite grid has an associated value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slope of the pile. This slope builds up as grains of sand are randomly placed onto the pile, until the slope exceeds a specific threshold value at which time that site collapses transferring sand into the adjacent sites, increasing their slope. Bak, Tang, and Wiesenfeld considered process of successive random placement of sand grains on the grid; each such placement of sand at a particular site may have no effect, or it may cause a cascading reaction that will affect many sites. The grains of sand are often more conveniently referred to as "chip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这篇文章认为地震系统是一个自组织临界系统。这篇文章在地震学界影响非常大,也让地震不可预报声音在于地震可预报的争论中占据了上风。而此后,世界各国在地震预报方面的投入研究也越来越少。

而人们还在期盼帕克菲尔德的地震。终于,2004年9月28号,他来了。来得没有任何预兆。布设在这里的大量仪器也没有捕捉到任何前兆。这让也让地震不可预报的观点成为了主流。

3.意料之中的尼泊尔地震

尼泊尔地震中破裂的大地

**为什么说尼泊尔地震是意料之中的呢? **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在2012年刊登的一篇论文,由尼泊尔国家地震中心的研究人员与法国和新加坡同行合作完成,其中分析了尼泊尔在1255年和1934年发生的两次大地震,认为尼泊尔今后仍面临强震风险。

美国《科学》杂志今年2月份刊登一篇文章,提到西藏地区西南部尼泊尔交界处在1505年发生过一次大地震。过去认为,这次地震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板块挤压积累的能量。但现在看来,那次地震规模还不够,因此喜马拉雅山地区仍可能发生一次大地震,加德满都和德里等城市需要注意抗震。论文主要是对地点的描述,在震级方面也只是估计会较大,但仍没有做出时间上的准确预报。

而且地震前一周的2015年4月11日到13日,世界各地的地震专家在加德满都开会商讨经济落后的尼泊尔如何应对潜在的大地震。但是,专家们普遍认为地震应该是在未来的几十年中。

关于尼泊尔地震的推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地震空区理论(Seismic Gap)。这个理论是说,同一断层带上,如果部分区段已经发生过地震,聚集的应力得到了释放。那么今后的大地震的将发生在未发生过地震的应力未释放阶段。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大绳是由很多细绳拧成的。一根拉直的绳子,如果某个部位有些细绳断了或者松弛了,那么接下来可能断掉的就是紧绷着的细绳。

图上红色五角星是这次地震发生的位置。红线是板块边界。可以看到地震是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处的。箭头所指是印度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印度洋板块一直在挤压欧亚板块,积累的引力导致了这一次的地震。

尼泊尔地震

下图标注的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接触部位的历史地震。 1505年的这个地震正是我们前面提到说应力释放规模不够的那一次。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边有1934年的地震,另一边有1905年的地震都是年代比较近的。而蓝线中间的这一段的地震都是几百以前发生过的了。

地震空区

根据地震空区理论,下一次大地震将发生在这里。而这一次地震发生在加德满都西边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图上红点是加德满都,刚好在这个地震空区内。

基于以上,认为尼泊尔的这次地震是意料之中的。

但是呢,这种办法预测的地震无法给出准备的发震时间。因此也很难说这是一次地震预报或者说是一次成功的预报。

三.主流观点

1.共识

上文我们提到三个案例。地震研究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形成普遍的共识。也就是说都承认,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下三个方面:

  • 首先,孕育过程的复杂性(机理难度)。也就是说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物理机制是复杂的,人类目前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虽然从宏观上描述和解释一些地震现象,但是对于预报地震是远远不够的。

  • 其次,震源深度的不可入性(技术难度)。地震在地下发生啊。都上上天容易入地难。地下你进不去看不着啊。这就导致我们对地震的认识只能是从一些表面的现象去推测,这种推测必然会有偏差。

  • 再有就是强震事件的小概率性(科学实验与积累的难度)。这种大的地震毕竟是很少发生的。这也导致地震研究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重复性没有办法实现。目前没办法控制一个地震的发生,无法使一个地震重复发生,供地震学者慢慢研究。所以每一次地震的资料都是非常珍贵的。

共识是有的,但分歧也还仍然是存在的。

2.分歧

这种分歧就表现在这三种观点上。认为地震可以预报,不可预报,还有难预报。

  • 可以预报观点的以国内的地震专家居多,西方现在是基本放弃做这个事情,转而做一些地震机制方面的研究。这种观点认为说,地震这么大一个事情,这么久可能没有点预兆呢,想想都觉得不可能啊。而且,有过成功预报的经验啊,比如说海城。还有观点从哲学可知论的角度,我们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那么地震事件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必然是可以被认识的,可以被预报。

  • 不可预报观点的认为地震系统是自组织临界系统,是无法预的。以及,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机制是不明确是,这导致预报最根本的科学是没有的。

  • 难预报观点的认为临震不可预报是暂时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研究的积累,将来地震应该是可以预报的。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些可靠的中长期的地震预测。

这里插一句,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的吧。西方所说的地震预报就是指像天气预报这样的,你告诉我什么时候哪里发生多大的地震。他不认为中长期的这种,类似于尼泊尔这种是地震预报。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地震风险的分析。我们国内就像我们前面介绍的,分为长期,中期,临短预报这样的。所以,你会看到当被问到地震能否被预报时,国外的专家大都是说NO。国内相对来说说法不一,认为中长期的比较可靠,短期临震还不行。只不过是大家做着同样的事情,叫着不一样的名字。我们叫中长期预测或者预报,他们叫地震风险分析。

3.难点所在

前面说了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也提高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下面我就具体谈论一下,为什么这么难,操作起来到底难在哪里。

结合刚刚提到的三个表现和前面提到的三种方法。

  • 地震孕育过程的复杂,物理机制的不明确和震源深度的不可入导致地震前兆的获取困难,难以获得可靠的地震前兆。

  • 震源深度的不可入性和强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又导致地震地质资料非常有限。

  • 强震事件的小概率性还导致统计规律不完整。有价值的地震记录不过几百年,现代仪器记录的地震不过几十年,而地震又是时间尺度非常大的事件。统计规律希望找到地震的周期规律,而有限的地震记录很难满足这一点。地震的大时间尺度决定他即便有周期也成百上千年的大周期。

这几种方法看起来好像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看,问题的具体所在。

3.1 所谓的地震前兆

常见的地震前兆

上图所列是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动物异常了。我们就来看一看动物异常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地震前的动物异常古今中外都有记载。古希腊历史学家记录下老鼠、狗、蛇以及鼬鼠在赫利克城大地震来临前数天大批逃离的奇事。 我们地震史料中,也有很多关于震前动物异常的记载。比如说,唐代天文著作《大唐开元占经》中有关于震前老鼠反应异常的记载。

接着我们还是来看两个近的。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后两天《华西都市报》报道,说震前绵竹市出现了大批蟾蜍迁移。报道说地震之前必有先兆,而这就是汶川地震的先兆。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的。

绵竹蟾蜍异动

2010年5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南京上万只蟾蜍集体上街引发民众地震恐慌。但是,那个时候好像还真没有地震发生。

南京蟾蜍异动

我们把这两次蟾蜍上街放到一起来对比一下看看会发现什么。

很容易注意到,蟾蜍上街的共同点是都发生在了5月份;而不同点是一次发生地震,一次没有。而且第二篇报道里还提到进入5月短短十天以来,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出现过万只蟾蜍集体上街。

到这里,我们再来看蟾蜍上街怎么回事?他跟季节关系大一些,还是跟地震的关系大一些?你觉得蟾蜍上街可以作为地震前兆吗?

我认为可能季节的因素更大一些。

回头来看,南京蟾蜍上街的例子表明,动物异常不一定发生地震。 而地震也未必就会有动物异常的前兆。 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

地震前兆是难获得的,这个从帕克菲尔德的例子也能看出来。找了一个地震这么有规律 的地方,布设大量的仪器,等了这么多年,没看到前兆。

而这些地震前兆跟地震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这些所谓的地震前兆都有跟动物异常一样的特点,就是要么没有普遍性,要么无法区分地震前兆信号和其他干扰。没有普遍性就是说,没有这个前兆异常,但是地震发生了,说明这个异常并不是普遍存在的。无法区分干扰和地震就是说,这个前兆的异常现象发生了,但是没地震,就像南京的那伙儿蟾蜍,而你也不知道他下次出现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就此做过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其内在机制仍然不清楚。

美国地质调查局对动物预报地震的解释

因此这些所谓的地震前兆和地震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不知道。可能是有关系。但是不清楚。有时候有地震没前兆,有时候有前兆没地震。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

说了这么多前兆好像也不可靠,地震好像没办法预报。那么海城为什么就预报成功了呢?

现象我们再回头来看一下前面讲到的海城地震的预报。现在随着当时一些资料的披露,国内外对于海城地震预报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地认为是偶然事件。认为所谓的海城地震预报缺乏最基本证科学论证,并且资料中所指的地震区域,并不包括海城营口一带。而民众的撤离完全是一系列前震之后地方自发的一种行为。这件事情基本上是阴差阳错。

当然也有一些人坚信预报是成功的,这件事情也是可预报论和不可预报论者分歧所在。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前兆经常是马后炮,就是说在事后找找前兆。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地震学家对于汶川地震的预报怎么说。

当被问到,地震之前是否有人预报了这次地震时,这位地震学家说,“不,在5月11号没人说过马上就会发生大地震。倒是有不少人在5月13号说,我两天前就知道会有这场地震。”

3.2 地震地质资料分析

好,说完了地震前兆,我们来看看地震地质资料分析的这种方式。

我们前面提到的尼泊尔是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根据对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边界挤压的了解以及历史地震的分析,预测了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

但是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的,在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有正确的认识是必需的。而且,这种方法只能做中长期的预测,在空间上较为可靠,但没有准确的发震时间和震级。这种还受限于在缺乏资料的地区无法做出判断。

3.3 统计规律

最后我们来看统计规律的办法。帕克菲尔德既是寻找地震前兆的例子,也是应用统计规律的例子。看到这些年份,你会不由自主地区推算下一次地震的时间。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好像也不是那么灵光。

这个方法的局限在于强震事件的小概率,地震事件的大时间尺度,导致样本严重不足,很难得出可靠的规律。而且这种方法主要致力于地震的周期性。目前看来,地震是否有周期性仍然存疑。即便是有周期,大时间尺度下的大时间周期决定这个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谣言终结者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大概知道了,地震大概是没办法预报的。那么坊间流传的那些预言地震的“高手”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去看看。

1.谣言的缘起

坊间地震谣言盛行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 在严谨的科学不能很好地解释或者无法证明其有无的领域,一些神乎其神的言论和玄乎的理论往往会比较有市场;
  • 还有就是地震研究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大家获取这方面信息的途径有限。还有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甚至有宁信流言不信官的情况;
  • 再者就是好不容易的有一个研究成果消息出来,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读

总之就是掌握信息的一方和民众缺乏有效的沟通

2.民间高手的自我修养

民间高手预报地震多来自微博论坛等等社交媒介,这些预报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 地域范围要的大,时间范围要大,而且发预报的频率要高,撒的网越大,中的的概率越高;
  • 依据的都是一些表面现象,基本上是些所谓的“地震云”啊、夜观天象啊之类的,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
  • 还有一种段数略高,迷惑性更大的,在地震局或者类似的网站上盗图,拼凑一些看似高大上的专业术语。

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8岁学生,自学地震预报成才的预言帝。画了西南的一大片区域说那里会有地震,三天后“果然”大理地震了。 下文我们会提到,他为什么能“成功预报”。

媒体用标题党的方式报道地震“预报”消息

预测区域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缅甸都扯上了。范围一定要够大。
一但猜中了一定要顶贴转发。

没中的一定要及时删帖,不留痕迹。 要保证永远对,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对专家一定要嗤之以鼻。

21号看到所谓的“地震云”发朋友圈,25号尼泊尔地震。认为自己泄露了天机。

朋友圈“泄露天机”

所谓的地震云目前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跟地震有关系,地震云也完全是民间高手们给起的名号。如果非要说有关系,也就是偶遇,巧合的关系。

**为什么他们看起来总是预报的准呢? **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地震的时候你看到一条地震预报的消息通常都是完全不在意的,而这些民间高手,没中的时候又会及时删帖。而有地震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条地震预报的消息就很吸引眼球,更何况他看起来好像还是对的。而这种时候高手们又会大力转发顶贴。 跟网上的股神如出一辙。

大家可以试一下,从明天开始你也每天预报说第二天哪哪有地震,当然你要找地震多的地方说,比如说日本。没震赶紧删帖。不出两个月,你总能蒙到一个的。

总之,这种带有预报倾向的消息都是谣言。官方要负责任的,不可能拿没有搞清楚的地震来预报着玩儿的。

说到蒙,说到巧合,前面说动物异常的时候也提到了巧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巧合让人哭的事情。

3.无处不在的巧合

英超赛场上有一位球员叫阿朗·拉姆塞,我们用这位球员的一生来解释一下巧合。

“死神”拉姆塞

4.被误读的成果

  • 美国人一年前就预测了汶川地震?

这个流言始于美国国家自然地理2008年5月16日的一篇报道。这个报道用得标题是:《近一年前研究警告中国地震风险》(Study Warned of China Quake Risk Nearly a Year Ago)。这则报道传入国内时,就走样成了“美国人一年前就预测出了汶川地震。”

报道提到的研究是发表于2007年的美国杂志Tectonic上的《青藏高原东缘北川和彭关断层的活动构造》(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作者利用前人和自己的资料龙门山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该地区断层活动速率、历史地震发生的时间等的信息。认为该地区在800到1000年前发生过次较强地震。

这个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研究,作者只是结合一些资料推测了一些1000千年前的古地震,这种研究太平常不过了,古地震记录有限,只能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去研究推测。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研究。但是显然被过分误读了。而关于美国人对汶川地震的预报,我们前面也看到了美国地震学家的说法。

  • 四川4000年内无大地震?

这个流言始于一篇题为《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断层结合处与障碍断裂处的滑差最大》(Slip maxima at fault junctions and rupturing of barriers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的论文。

该论文的研究方法是用GPS测得了汶川地震后的变形情况,得出断层不同区段的滑动位移。在假设这种滑动是匀速的前提下,再积累这样的位移量大约需要4000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研究假设断层匀速滑动也是常用的方法,印度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平均每年40mm 的位移量也是这样计算的。所以说这只是一个平常的研究课题。显然也是被过度误读了。后来看到这篇论文的作者地震科学家沈正康教授在《我是先生》节目上对此做出过回应。

5.我所经历的地震谣言

2010年正月,当时我在上高三,正月很早就开学了。我当时在外县上学,跟一个同学在外面合租一起住。就正月刚开学一两天,正月初七八的时候,有一天半夜房东阿姨突然敲门叫我们说,人家预报了要地震了,让我们出去躲。高三狗啊,每天早起晚归,半夜睡得正香着呢,被吵醒。我们说让他们先出去吧,我们年纪轻,跑得快,等待会儿震了再跑也来得及的。

后来我就跟室友说,天气都预报不准,预报什么地震啊,瞎扯吧。然后拿起手机就看到QQ空间里家里很多同学也说去广场躲地震了。过了一会,房东回去了,说是警察说了没事儿,这事演习,不是真的地震。

后来几天就在网上看到山西数万人等地震的消息。图片上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家那那个广场。报道说是一次地震演习的消息以讹传讹被误读成了地震预报。现在其实想想,这中煽动性还是非常大,大半夜的在全省范围内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可见这种谣言造成的社会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终结这样的谣言。我经历的这次这应该也算是一种误读。

凌晨万人等地震

然而巧合的是,几个月后的高考我考了一个地震相关的专业。

五.结语

说了这么多,我们现在总结一下。

目前的情况整体上是这样的,像天气预报那样的临震预报暂时是不可能的

中长期预测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对重点防震区域采取一些特殊的防震减灾措施 。

就目前而言,地震预报更多的是研究价值,使用价值几乎没有。

前面说了,我们是没办法入地的,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底下的情况。而地震恰恰是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根据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对地球内部的结构有进步一的了解,目前对地球结构的认识基本来源于此。这盏灯亮一次我们就能看到一点,不夸张的讲,人类目前对地球对地震的认识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也许会有一天,我们看到不是柱子也不是墙,而能是一头完整的大象。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结束了。在这里要特别鸣谢一下,Scaler,喵姐,沙豆豆,Hemon,哈嘿,翼非易等几位小伙伴在这次分享的准备过程提供的帮助。谢谢他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