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就是理解之可能性。如果你说一句话,而别人不理解,表示这句话对他是没有意义的。他理解之后,才代表这句话有意义。理解之后,还要看能不能实践,知与行在此就建立关系了。如果说理解了却不去做,那只是知道表面的字义,让理性思维多了一点材料,这就不是儒家学说的意义所在。意义包含“用意”,也就是如何使用出来。
学习儒家的意义,不仅是让我们在社会上更容易与人相处,而是能够透彻了解人性本身是什么。人一旦真诚之后,产生了不安与不忍,勇敢照着去做,就是行善了。这不是很好的理解吗?人性不是被设定为“向善”,这其实是儒家对人性的洞见。儒家发现了人性向善,是儒家最大的成就。择善固执是发现善之后加以选择,并坚持下去,这也是人生受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止于至善是设定人生最高的目标,代表人生的修养永远没有止境,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断让自己的生命提纯,并享受这种进益的快乐,至死方休。如此,人生才有意义。
傅佩荣老师的人生观:我以儒家与人相处,儒家让我真诚,因而产生自信;我以道家自处,道家重视真实,所有存在之物,道家都会欣赏,所以我很自在。活得真诚而自信、真实而自在,人生怎么能不快乐呢?这就是真正的达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