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常有红颜祸水的说法,意思是美女往往贻误国家大事。但所谓红颜者,又往往与薄命扯上关系,真正的有资格成为“祸水”的却不多。
唐代的杨贵妃是很多人眼中的红颜祸水。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天生丽质难自弃”,其美丽异常,风华绝代恐怕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抗拒的。唐玄宗过度宠爱杨贵妃,沉溺享乐,荒废了早朝,并且重用奸臣杨国忠、李林甫等,将国家置于危险境地。最后,一场安史之乱搅得天下大乱,唐朝自此由盛转衰,煌煌盛世也不复存在。
很多人由此认为,大唐盛世的终结罪魁祸首在于杨贵妃,尽管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还是在文人的笔下肆意流淌。
红颜成为祸水多半不会有好的结局。当时,叛军攻入长安时,唐玄宗携杨贵妃连夜出逃。在经至陕西境内的马嵬坡时,随行将士发生哗变,不仅杀死了宰相杨国忠,还将矛头指向杨贵妃,都认为她是祸国红颜。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吊死佛堂的梨树下,年仅三十八岁。
贵妃之死,并没有随着安史之乱的平叛而画上休止符。关于贵妃的下落一直成谜。普遍的说法是,如上所述,贵妃死于马嵬坡,方式为自缢或吞金而死。但也有说法,贵妃在马嵬坡并没有死,一名侍女掩人耳目,成为了她的替死鬼。后来,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东渡日本,在山口县久津登岸。
这种说法在日本民间盛传已久。日本人对于这个来自东方大国的美丽女人愈发崇拜起来,以致于掀起了阵阵“贵妃热”,贵妃死后人们更是将其作为神一样来供奉。在京都泉涌寺供奉着“杨贵妃观音”,贵妃成了日本人心中的观音菩萨;在油谷町地区,人们修缮了杨贵妃的故居;在三口县的二尊寺,有一座杨贵妃的陵墓,引得日本人无限缅怀。
出于崇拜,贵妃不仅成了神,还和人们吃的食物联系起来。“杨贵妃之梦”的大米、贵妃面包等纷纷登堂入室,在民间流传开来。
日本为何疯狂崇拜贵妃并将其神化呢?日本神道的说法是观音菩萨预知玄宗欲侵略日本,便化身贵妃接近玄宗,使其忘记侵略之心。这种说法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多少有点可笑。
当然,贵妃在日本被神化,主要是两方面的现实原因,一是日本对唐文化的疯狂崇拜;二是受白居易的影响。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而白居易的诗歌中尤以《长恨歌》影响最为甚。在这个背景下,日本人对杨贵妃是情有独钟的,将其神化倒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