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一纸需要签字的文件,往往不是形式,而是关系的投影、信任的考验。当理性与情分交锋,一个中年女人开始了她那场无声的自我坚守。
备注: 文中照片系AI生成
晚上10点钟,四下里静悄悄的。白天里兴高采烈上学的棠儿,灯下做着功课;邀朋约友打高尔夫球的石头,回家喝了点啤酒后,早早洗洗睡了;园子里挖坑种花的端端,也歇了花锄。油条趴在脚边,电脑屏幕上,《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版第三季第一集,正在如火如荼地放映。端端一边磕着葵花籽,一边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随着剧情发展,心里默默分析最终谁才是那个大坏蛋。
隐约觉得书房里有人影闪动,断断续续传来打印机咔哧咔哧的声音,咚咚的脚步声。一回神,乙凡拿着一张打印纸,放在茶几前,指着左下页的空白处,说:“干妈,你在这里签一下。”
“呃,呃……”脑神经迅速调频,“这是啥?”
“前几天提过的,江思涵办签证需要的文件。”
哦,大事情呀。先按个暂停键再说。
“你稍微等一下,我看一下再签,行吧?”
“好。”乙凡放下打印件,转身离开了。
转身离开了?!!
文件要求简单,大致意思是解释:因为和乙凡爹妈是要好朋友,所以在他刚来温哥华的时候,免费提供食宿,帮他过渡一下;如果他老婆拿旅游签过来的话,也一并接待。保证在访问期间有稳定的居住场所,不会给政府造成额外的负担。
但是……
“...I am willing to provide them with a stable and supportive living environment...”
“那个,乙凡,你过来一下……”
“这份文件我今天晚上签不了,写得过于热情了。我以前给我妈写的邀请函都没有写得这么热烈呢。 再说, 我并没有见过思涵呢。 ”
“对了,你这个文件是怎么写出来的?”
“ChatGPT帮我写的。”
“暂时放我这里,我想一下。明天给你答复,行不行?”
“还有,但凡以后还有用第一人称写事并需要我签字的文件,你先给我讲一下,我亲自写,好吧?”
“嗯。” 乙凡再次转身离开了。
快10点半了,夜已尽黑。以目前的观察和乙凡的个性,想了又想,打个电话给程丽。程丽是乙凡的中介,代办过他的工签和目前思涵的旅游签。我虽没见过其人,但事到临头,问问又无妨。
原来,江思涵在5年前美签时被拒,原本计划此次和乙凡一同工签加拿大时,也被拒。这次打算以旅游探亲的身份再签,尽快实现小年轻的团聚。程丽透露说,由于屡次被拒,加之自身条件一般——无工作、无收入、无存款、无学历……基本属于一贯躺平,所以也只敢申请1个月的短期访问,成功概率一半对一半。
我的那个神!这都是一些什么事呀!四无人员、一贯躺平,再加上家里这个貌合神离的乙凡,这究竟都是些怎样的组合呀!
脑袋高度亢奋。
去他的《犯罪现场调查》,不去想抓坏蛋了。
一夜无眠。
2025.06.30
写于温哥华家中
📖 上一章回顾| 《乙凡如是说》
上回听听乙凡自己怎么说。
有些事他觉得干妈太敏感了;他说自己已经很自立……可是不小心惹到邻居,又被误会虐狗。
📖 下一章预告|《 说与不说, 都尴尬》
引文: 温哥华黄昏时分, 一通电话,没有争吵,也没有安慰。只是两个熟透的中年母亲,在彼此都懂的疲惫中,轻声交换着关于“还没飞起来”的儿子的近况。中年人的沟通,不靠倾诉,彼此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