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沿
我从小天生迟钝,没有天赋异禀却喜欢读书浓墨。间歇性的断隔,持续地写日记,写心得,写随笔,随笔已经伴随我四十载。曾发表过二十来篇小文,也曾经梦想过出一本书,最好能在退休前把这个“孩子”诞生出来。
愿景虽美好,因自知写作水平处于瓶颈期,两年投稿都不受编辑青睐,出版还差距遥远。
不但我不敢在他人面前口出狂言,就在每次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坎坷,都会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当老师,怀疑自己真得聪明,不够有智慧,出专著的愿望就会被打落搁浅入海底。内心渴望出书的曙光变得更加模糊微弱,令我更加沮丧不已。
就是因为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迟迟不敢坚定信念,不敢千里迢迢地追逐文质老师的写作班,得到高人专业指点 。
然而这一次,历经学生期末考试的一塌糊涂与父亲过世的双重打击,我跟随内心来长沙继续参加第九届教育行走,一是很想排忧解难,寻找到打开我心房的光芒,让我更好地生活,更自信乐观地热爱工作。
果然,在盛大的教育行走现场热烈的氛围真如一束强光摄入心房,那一刻我的沮丧瞬间被电击得荡然无存。李媛老师的分享给我很多启迪。告诉我只要不气馁,也可以历经凤凰涅槃,自由绽放。
没想到我迈出了行走的脚步,好运来啦。
爱飞翔新村教师写作出版研修班公益活动的苹果砸到我头上,我有幸与很多书稿已经怀胎足月 准备分娩的,来自全国各地14个省市的,具有相同尺码的优秀老师们,共同坐在湘师书院爱写班,聆听各位专家老师的写作专业引领实属幸运。
昨天我盯着条幅广告醒目的“出版”二字令我震惊,也许在这个场域的催化激励下,我更用心地带班授课,更有有兴致地观察、感悟班上每个孩子的独特生命中的真善美。
02:开启生命叙事
昨天文质老师做了《如何破除写作的恐惧》谈到四个转变,我坚持写作40年,简书日更三年,对下笔写没有恐惧,令我沮丧的问题是如何把文字写好,写得文笔优美需要高人指点。
晓霞老师分享了《写作的起点:把生命转化成写作素材》写作框架:真诚写作、深度思考、独立精神。不断地获得对生命新的理解。不断逼近生命的真像。
03 写好一篇文章的奥秘。
文质老师说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首先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要慢一点,多观察,善思考,才能使思维更清晰、敏捷。
2.从张三点到张三问是有套路。笨鸟的优势一直在飞。
3.从写好一个题目,明确写作方向、聚焦写作素材。
04
李淳老师分享更加精:
所立者:乡村。耕种大地
锁精者:“课堂
所“望”着者
所“橙者:文心。只有在聆听观察学生的心声才能心心相印
李淳老师是资深主编,抟器见人,连片成篇给我很深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