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参说:“恭敬谨慎的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静默的祭祀追念祖先,这样就能够使得民众的德行醇厚善良”

    有一些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的信仰是家族观念,是对祖宗的信仰。古时候中国人喜欢祭祀,甚至于现代人清明节祭祖,追忆先人,这都不是迷信,这是对于祖先的敬畏,对于鬼神,地狱的“信”,“做坏事会下油锅”,这会对当下的行为做约束。

    对于祖宗的追忆,会让当下的人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在见祖先的时候能够坦坦荡荡,在将来的一天,要有颜面面对祖先。会让我们更知道自己要去努力和奋斗,要“光宗耀祖”。

    同时,祖宗的身份和成就不同在我们心里地位也不一样,可以看到的是当足够努力和被认可,将会“不朽”,而那些被遗忘的祖先通常都缺少一些品德,一直被铭记的祖先身上一定有一些德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找到人生的价值感。

    对于祖先的追忆是让我们有敬畏心,有了敬畏心就会谦卑;对于祖先的崇拜会让我们有价值感,有了价值感就知道了要做什么。

    东西方宗教不同,其实都是在通过精神世界的信仰在去让世人有约束有追求,在这个人世间可以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民德归厚”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