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时代的冲动与焦虑+49+w11

这是个知识付费时代,没买点课还好意思说自己爱学习?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公司一直从事免费资源的研发,主要收入来源均为广告。因为不收费,所以产品的质量良莠不一,每当提起付费,领导、老板总是说:中国人付费习惯太差!

是的,放眼全球,在中国尝试知识收费可能比非洲、印度还难。

“非洲和印度兄弟虽然穷,但是人家买付费内容,付费习惯比中国人好多了”老板如是说。

然鹅,从16年开始,知识付费迎来春天。

在第一次付费购买课程之后,买买买和囤囤囤逐渐变成了一种被默认消费方式

就如同买口红一样,这玩意有瘾啊,看到感兴趣的不买难受啊,反正也没包贵,还比包洋气!


那,问题来了:

Q : 付费课程你听了吗?看了吗?

A:看了啊,我昨天走路上、前天下班路上都听了一集呢~

: 你好厉害,上下班碎片化时间你都不放过!咦,等等,你买的是一年的课程,你跟上了么?

A:我听了好几节呢,落下的会补上的,我还有其他课没听呢,不能天天盯这一个听

:你还买了其他的啊,花了不少钱吧,讲得怎么样,给我讲讲呗

:讲得就那样吧,哎呀,听他说不是省了我看书~比金钱宝贵的是时间嘛

Q:学霸,那你学了这么多想干嘛呀

A :干什么没想好,反正不学肯定落后的!知识爆炸时代,不学习会落后的!

是的,焦虑无处不在,处处相似:代购群内,一群人生怕错过了远在米国商场的一件特价商品;学习群内,一群人生怕错过了任何一点知识,不停地屯课,早鸟价错过就不在了啊~;家长群内,一群人争先恐后帮娃做作业&报班

貌似,买了课、买了特价商品就赚了

而,没买到呢,则错过了一次美的机会,错过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错过了一次给老师好印象的机会

想想,错过好几个亿呢~


知识付费时代,付费知识随处可见,各类人群都跑来捞一笔,就连董浩叔叔都跑去喜马拉雅开设付费课程了,还被主页推荐,难道他去讲几十年如一日一个腔调说话么?还是讲被叫了30年的叔叔,现在我想改称呼为:大伯!

呵呵~


我猜想,作为母亲这个特殊人群,学习其实远不止学习本身这么简单

首先,作为母亲之后,我们总是时时会有危机感和焦虑感,生怕在遥远的将来别人将你一军:“你都不看书,孩子能爱看书么?学习不好很正常!”,“育儿先育己,然后再BB”……所以,必须科学育儿,老一套不管用,你得看书上怎么说!

在另外一层,年龄的恐惧加剧了对于知识的恐慌,由于惧怕“黄脸婆”这个特别邪恶的称号,尤其是全职妈妈,总是觉得不学习我肯定会与社会脱节,你看我都学习了,还没跟上人家!你看那粥悦悦,生3个娃,还坚持原创画画呢!你看那小莉,生完娃都不影响学习~

我还想优雅地老去呢,怎么优雅,得有知识吧,我虽然大学不好好读,谈恋爱,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呀!我要学习,我要买课!

万一,我付费听了这个课之后发现我不适合,试错成功了啊!

我又不买名牌包,我还不能买点课么,为知识付费哎,投资的是将来!

将来,你懂么!


那,你为什么买那么多,囤那么多,并且还没学?

这,不就是不小心囤多了么……我以为我会学的,并且,我总有一天心情好会学的


是的,就如同学生时代,我以为我每个寒暑假都会看书一般~~


在花了n多银子,浪费了n个课程之后,我们最需要的是,停下来想一想,我们要往何处去~

正如诺敏老师所说“想好你要到哪里去,你才能更好地安排现在的事情~”

那么,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去哪里呢?

通过知识变现?还是充实自己?亦或其他?


你花钱上了课,被别人赚了钱,所以想着,我听几节课有了个人品牌,以后成为讲师也能把钱赚回来!

还是,我想了解某个领域,我想听听牛人怎么说

亦或,我想把学习的知识用起来,我学习就是为了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所有关于“到哪里去”的假设,都有一个假设:我买的课,我真的有听、有学、有看!在听课之间我已经了解这个方面的一些基本内容了,听课时为了提高,是为了站到更高的台阶

而不是,买了这些课之后,抽个时间听了,我就懂了!


正如圈妈所说:学习是路径,而非目标。只有知道了目标,再来谈学习

她还说:浮躁后的踏实才是真踏实

绝对至理名言,年度佳话,隐含假设:你得先买


所以,接下来你要买个啥课呢?

嘿嘿,我也不会承认,我是买了多少课之后才会有如上的感悟

2017,跟圈妈一起逼自己一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