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需要理由么?不需要么?需要么?不需要么....(此处省略重复一万遍)
刚才看一篇文字,谈写作的,里面便列出一些知名作家对于写作的态度。有人说“写作是消除内心的肿胀”,有人说“那谁谁谁又没挡住我的路”,有人说“打败时间”,有人说“我比我活得长久”...我实在记不得名字,倒不是对他们不尊敬。
继续说态度,或者是理由。因为有了这些理由,他们便有了克服困难、坚韧执着的写下去的动力;因为有了这些理由,他们便似乎站的高了许多,至少让我这样的菜鸟仰望和羡慕。我也希望向他们一样,多读多看,这对我来说是很幸福的差役,只可惜没有经济基础。
我现在只能要业余时间写写看看,总觉得时间好少好少。人家张嘴就是明言,闭嘴就是名人,我连听都没听说过,谁叫我是学理科的呢。我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啊?是又如何?我向来如此。以前是太小,心智不成熟,不定性。年纪大了之后,其实已经好了许多,况且我对写东西确实喜欢。以前没写成,一是贪玩,而是眼高手低,写的东西自己看不下去。这两点,在最近的学习当中,都有了不小的克服和改进,当然我需要保持下去。所以便生了这个希望,希望这一次真的能坚持写下去。
刚才借鉴了名家对于写作的态度之后,我想,是不是也给自己树立一种态度呢?以前也有,但不是态度,是纯粹的理由,那就是希望通过自己蹩脚的写作功底挣钱,彻底摆脱上班的烦恼。这理由说出来,无疑要使人笑掉大牙。为了替人着想,也为了显示自己不那么功利,不那么世俗,我也得想一个高尚的、说得出口的态度来。
于是,闭上眼睛思索。要说快感,自己写东西也有,当然是最近才有,之前很模糊,或许就是功利性太强的缘故。当然,那也与无工作,心态不稳有关。插一句废话,看来把工作辞了,在家专一写作,还是不现实,自己心里这道坎儿先过不去了。
我最近产生的、写作时候的快感是什么呢?我想到是“感觉自己再全世界人的崇敬目光中奔跑”。
初、高中时,每次举行运动会,我最想报的都是5000米或3000米,因为着实喜欢那种众目睽睽之下,英姿飒爽的感觉。当然,我作为观众在下面看比赛时,也没觉得选手怎么飒爽,这可能也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感觉——因为长跑从来都是我的弱项。跑个一百还凑合,跑一千就困难,让我跑三千、五千,那要么慢慢溜达下来,要么死在半路上。前者可能由于太过于耽误比赛进程,被运动会执法人员驱赶;后者又太过严重,容易给学校和家庭造成伤害。所以我索性不报,不给他人添乱。由于我羡慕长跑的根源,来自于《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他习得九阳神功之后,内功深厚无比,奔跑起来,又快又持久。这要是学会了,参加个奥运会、田径锦标赛什么的,还不得惊死老外!所以,与其说我羡慕长跑,到不如说羡慕九阳神功更准确些。再所以,还是索性继续我的意淫来的实在。
通过上面介绍,你可以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在别人的关注中奔跑。至于崇敬云云,这就属于一个人虚荣心的范畴,我一直有,而且还略强。如今境界不够,暂且克服不了它。
感觉敏锐的看管可能就发现了,我的态度跟前面列举的那些名家相比,有个特点,那就是人家的主观意识很浓,都在讲我要怎样怎样。我的也是怎样,但却带上了“全世界人”这个定语,很明显受别人的影响大。这一点,与我从小受父亲影响有关,是性格特点,太注意别人感受。所以我肯定当不成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尤其注重自我。当设计师也很差劲,听不进不同意见,耐不下心解释。这其实也是性格的封闭、脆弱和胆怯的表现,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要着意改善。
如果让我改一改前面的那个态度,也可以说成“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漫步”。这感觉也不错,当然是我的感觉,你可能体会不到。你看,我说改就改,已经有了些自我的味道。一个人在空无的世界中漫步,便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时空、寂寞和苍凉,便可以脱胎换骨的,作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比如裸奔、比如沉思、比如向着地平线长途跋涉、比如找一块平滑如镜的湖水飘着...
这时,我就是黑夜中的巨灵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效率非常之高,不怕人打断,直到做完为止。这句话是不是很深刻,所以不是我说的,是王小波说的。他的小说里,好多地方我读不懂,这就是差距。
但是我仍然喜欢金庸的文风,不喜欢京片子似的白话文。我依然坚持走武侠道路,反正我有工作,怕谁?
写作需要理由么?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白,是我的座驾。是个电油混合的日本车。 此车的性能很好,在速度较慢时启用的电,高速动作时,是烧油同时能充电。环保...
- 分享书籍:《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美] 米兰·弗兰克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场合需要在短时间内说清楚关键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