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参加弘丹写作训练营的第一天,弘丹老师推荐用简书。
我以一个陌生人的心态打开简书,试着用微信帐号登陆,没想到,我竟不是陌生人,简书上,还留有我2017年写的两篇小文章。
时隔三年,又回简书,此刻的我还不是很清楚,为何回简书,是因为弘丹老师的推荐?或许是吧,又或许,还有自己对写作初心的一份期许。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写作的呢,它究竟萌芽在何时,我不得而知,只是近两年,我断断续续地开始写一点东西,写作渐渐开始成为我的一个标签,我也渐渐爱上写作。
思虑再三,我把写作定为我今后人生的一个发展方向,选择它,是因为它有一个重要的属性——自由。因为自由,我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时间安排,因为自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譬如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一群人聚在一起无聊的开会的时间,以及那些无效人际交往的时间。
我认为自由职业的时间应用效率更高,其实自由职业比大多数朝九晚五的工作,更需要积极的头脑,须积极主动地做你想做的事。
其实,归根结底,我选择这个发展方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要照顾家庭。因为没老人帮忙,也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值得的,甚至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一件事,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我深知的道理和事实。
陪伴孩子成长,维护家庭的幸福、和谐,该是每个已婚女人都要面临的命题。
事业做的风声水起,孩子又陪养的很好,事业家庭两不误的美好神话,我是不敢奢望的,因为我认为那仅仅是神话,又或许有的人真的是精力无限?但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那是一个人的战斗,一定是一组人或一个团队的成果,而女神只是台前的人而已。
考虑到自己只能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不得不舍弃对事业的追求,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决不是那种精力旺盛的人。
昨天和表姐聊起某女性事业上蒸蒸日上,孩子却一团糟,婚姻一团糟,父母一大把年纪却不能过自己向往的晚年生活,被她生拉硬拽地非得帮她照看孩子。虽然她赚的比我多很多,但我依然觉得我其实更成功。
当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和幸福的,没有完全客观的评价标准,一切只在于个人的选择和价值观的判断。我们似乎一直在寻找一种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喜欢与金钱的平衡,时间与自我的平衡。。。
选择写作,应该还和我的性格有关,总体来说我是比较内向的性格,不喜欢啰啰嗦嗦说太多话,不喜欢八卦。一群妈妈在一起聊天时,我会显得不那么合群。
不爱说话,不等于不爱思考,恰好相反,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享受生活的那份平静(虽然现在平静的时刻很难得)。如果还能在键盘上敲出所思、所想,敲出生活,敲出希望,敲出人生的价值,那种感觉,想想都觉得美好。
从今天开始,踏上写作之路,坚持初心,适应时代。